国家文物局介入美国拍卖疑似龙门石窟失窃佛首事件
2018-09-17 13:30:43 来源:大河网 已浏览次

通运公司1955年拍卖图录中的佛首资料 古代造像爱好者阳新供图
9月14日、15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大河报官方微博、微信分别发文,就“苏富比(微博)拍卖行秋季拍卖会发现疑似龙门石窟1720窟失窃佛首”一事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尽早确定佛首真伪,以便后续开启文物回归程序。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昨日从有关渠道获悉,国家文物局已介入此事。围绕龙门石窟1720窟佛首失窃时间及苏富比拍品主人身份,记者进行了采访。
疑似1720窟佛首流失过程推测
无论苏富比拍卖会上所现佛首是不是龙门石窟1720窟之物,现存1720窟的这尊佛像确实失去了佛首。究竟是什么时候失窃?根据网友阳新所提供的资料,在1941年的一套讲述中国文化史迹的图书中,拍摄于1920年的照片显示,当时大佛还是完整的。而据苏富比拍卖行图录记载,这尊疑似1720窟的佛首最早来源于法国通运公司,1955年通运公司的图录就显示了这尊佛首的存在。法国通运公司是由时任中国驻法商务参赞张静江于1903年在巴黎开办,其公司经营中国生丝、茶叶及古董。张静江凭借家族的经商传统和自己在古玩字画方面的知识,迅速在中法贸易中积累财富,又在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设立了分公司。
而跟随张静江的,就有号称史上最知名的亚洲文物商卢芹斋。据《卢芹斋传》记载,辛亥革命后卢芹斋回国,将全国范围内的奇珍异宝低价收购,然后经上海港输送到巴黎、纽约等地贩卖。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自民国初至1949年不到40年的时间里,经由他手流入外国的文物就在50万件之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足可以完整见证中国5000年历史的全过程。”
卢芹斋的文物贩卖生意最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彻底结束。据分析,像1720窟这么大体量的佛首如果在1949年以后出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1720窟佛首可能的丢失时间为1920年至1949年。而这一段时间,正好涵盖了龙门石窟历史上最疯狂的破坏时期(1918年~1935年)。
收藏者琼肯家族
根据记录,法国通运公司1955年将此佛首拍卖后,它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时隔60多年,却被冠以了“琼肯家族私人藏品”,又一次被拍卖。
据资料显示,史蒂芬·琼肯三世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年幼时跟随父亲移民到芝加哥,之后接手了家族企业通用机械制造公司。琼肯三世热衷于中国艺术品收藏,他在1930年代初入藏第一件中国艺术品之后,开始从各大伦敦古董商处大量购买品质精良的中国瓷器。据资料记载,琼肯三世曾得到两件汝窑。自1940年代起,汝窑在全球拍卖市场上只出现过七次,其中即包括这两件。其中的一件是琼肯三世于1941年从卢芹斋手上购得,后于1992年在纽约拍出了16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在1940年代这十年之间,琼肯三世逐渐拓宽了他的收藏品类,开始转向高古,其中有大量佛教造像。主要购买途径就是位于纽约的法国通运公司以及卢芹斋等处。
有关方面已有动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