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殇——巴西国家博物馆事故反思
2018-09-17 10:51:18 来源:美术报 已浏览次

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现场 图片来源:布达·门德斯,盖蒂图片社 (Buda Mendes,Getty Images)
文明之劫
9月2日,就在学子们准备欢欣进入新学期的时候,地球另一边一场持续了整晚的大火,灼痛了全人类的心。巴西国家博物馆,今年7月刚刚欢度成立200周年的庆典,仅仅2个月后付之一炬,这个国家也只有500年历史而已。面对2000万件藏品的被毁,人类渺小得束手无策,只能在哀叹和泪水中,唱响悲恸的“安魂曲”。
巴西国家博物馆曾是拉丁美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研究中心之一。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探险、发掘、收购、捐赠和交流,巴西国家博物馆收藏了2000多万件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藏品。包括动植物标本、昆虫标本、化石、陨石等自然科学藏品;也有土著居民的陶器、埃及木乃伊、南美考古器物、巴西各族群的文化特征物品等人类学、考古学的遗存。
然而光鲜的背后,早已危机四伏。灾难往往不是“乐极生悲”的天灾,而是“麻痹大意”的人祸。事发之后,世界才知道堂堂国家博物馆,仅有的消防设施只有几个灭火器。由于经费短缺,设备年久失修,甚至连消防栓都是坏的。大火时最先冲进去抢救文物的,也是几位工作人员。而那笔申请了良久,终于批下来用于改善博物馆环境的款项,还在来的路上,这2000万件藏品却再也用不上了。
水火无情
实际上,除战争外,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是人类文明传承的最大敌人。
就在不久前,8月27日,位于美国纽约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博物馆工地发生疑似因使用丙烷引发的火灾。好在这场火灾发生在中午,且引发了两次火灾警报,岛上游客都被紧急疏散,自由女神像区域的游客也全部被撤离,火情被及时控制。
又如今年年初,因连日降雨,法国多地洪水泛滥,法国塞纳河水位上涨导致洪涝。巴黎市政府关闭了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就包括卢浮宫博物馆。好在卢浮宫早有应对洪水的经验,在2016年的洪水期间,就有大约3.5万件艺术品被紧急转移至高处。因此面对本次洪水,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快速将一大部分藏品妥善包装起来,以便在洪水到来时妥善转移。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文物单位的火灾事故并不罕见。据介绍,2012年至2016年,国家文物局接报文物火灾事故80余起。2017年,全国发生文物火灾事故共17起,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事故6起,电气引起的火灾事故3起,用火管理不善引起的1起,正在核查调查的2起。如2017年3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长乐村望云楼发生火情,致使占地380平米的望云楼全部烧毁,毗邻文物建筑——象贤厅和滋树堂(均为国保组成部分)的部分山墙受到损伤。2017年5月31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高峰山古建筑群着火,烧毁建筑728.9平方米,其中现代建筑389.2平方米、古建筑339.7平方米。同年6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早期建筑老化学馆实验室失火,过火面积10平米,幸而未对文物本体造成损失。2017年12月10日,九龙寺大雄宝殿突发火情,快速引燃毗邻的祖师殿、毗卢佛塔。造成大雄宝殿、祖师殿、毗卢佛塔烧毁,过火面积800多平方米。火灾发生时,新建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后期装修。2018年2月17日,拉萨大昭寺供奉有释迦牟尼佛像的后殿二楼右侧通风室着火,过火面积50平方米左右……这一场场火灾,着实牵动人心。
警钟长鸣
巴西的这把火,不仅烧掉了一个博物馆曾经的辉煌,也烧出了一个共识:防患于未然。
其实,就2017年文物单位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中国国家文物局已于今年2月8日,举办了全国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并通报了这些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和文物单位火灾隐患明察暗访工作情况。而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后,各文博单位都开始了自我检查和灾害预防的相关学习。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美术史家陈履生认为,“博物馆的安全问题可能会来自于多方面,要做综合考量,人防、物防、机防,处处着手。”如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所言,“藏品的安全,应当从典藏外部硬件设备及内部管理规范着手。” 一方面,要保证设备设施的更新、有效;一方面,需要规则的确立和人员意识的自觉。
实际上,中国的现代文博事业起步较晚,相关标准和规则也在逐步学习、梳理和建立的过程中。日前,“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安全防范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在上海宣布启动。鉴于目前国内在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行业内还没有完整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安全防范及运营方面的技术规范及行业标准,为了推动我国艺术品产业化和能力升级,树立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技术规范,由国家公安部检测中心牵头,自贸区文化投资公司、美国UL公司(美国保险商实验室)、上海同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组成项目组,共同起草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安全防范技术规范。在艺术品及贵重物品存储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运营方面将起到规范化的引领与指导作用,具有重大意义。该规范制定工作预计将于明年完成,并向全国文博单位及相关储藏、运输等机构进行推广,树立行业技术规范、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品产业规范化和能级提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