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格拉洞藏经全部修复
2018-09-14 13:46:53 来源:人民网 已浏览次

图为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组长杨利群老师为学员示范古籍修复。
云南迪庆香格里拉风景奇异壮丽,民族风情旖旎瑰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千余年来,茶马古道不仅为沿途区域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也将各民族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思想广泛传播。
2010年,迪庆州图书馆(迪庆州古籍保护中心)在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纳格拉村村民协助下,从人迹罕至、千仞悬崖之上的山体岩洞中发现了一批长期封存的藏文佛典。这一发现成为中华古籍普查的重大成果。
2010年10月迪庆州图书馆组织考察队两次进入纳格拉洞考察发掘。纳格拉洞位于纳格拉村25公里之外的千仞悬崖之上,暴露的崖石已被风化成近似锉刀,许多地方只有脚前掌大的空隙作为支撑点。考察队耗费四个小时,数人轮换在竹林、荆棘中奋力劈砍,才最终爬行着抵达洞口。巨大的洞穴内有大小木房20余间,都有明显的人为破坏痕迹,古老的藏文经书零乱地散落在干燥的墙体缝隙和倒塌的石块泥土之中。火烧痕迹之处散落着被烧坏的经文。
考察队徒手翻刨,将发掘出的藏经装入大编织袋内。由于壁峭林深无法背行,队员们只能一手一袋,每人拖行两袋,在丛林中拖爬前行。
2010年10月20日,考察队从原路重返纳格拉洞,对洞里的藏经进行彻底清理,收集了所有残片,并发现了通往藏经洞的悬崖小道和防御掩体。掩体遗弃已久,石墙满布青苔,四周杂草树木丛生。石墙上人为凿穿的孔洞,或许就是茶马古道在战争岁月中所遗留的发射弩箭和枪弹的痕迹。
经过两次艰苦卓绝的探险式发掘,考察队共抢救出藏文佛经2285叶。
2014年,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组织实施下,迪庆州图书馆馆藏“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历经四次抢救性修复,至2018年“纳格拉洞藏经”修复项目全部完成,共修复藏经2285叶。
据专家初步考证,纳格拉洞所藏藏文文献中,除一小部分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僧人常用的法事用书和账目记录外,其余均是藏传佛教《甘珠尔》的内容,包括《大般若经》《妙法莲花经》《般若五部经》等。“纳格拉洞藏经”在雕版印刷技术、造纸技艺、藏文书法艺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科研价值。此批重现世间的佛教秘典,不仅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藏传佛教与汉藏文化在茶马古道上交流、交融、演变的有力见证。
2012年以来,针对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资源丰富但缺乏专业保护、亟待抢救修复的情况,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充分发挥古籍修复人才资源优势,在全省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修复文化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巩固壮大了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古籍修复队伍。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多年来一直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培养修复人员,通过集中、远程、师带徒等以干代训的培训方式,共举办修复培训班17期,受训人员达350多人次,已形成古籍修复人才梯队。
2018年9月2日,“册府千华——纳格拉洞藏经修复成果展”开幕,全面展示此次修复的成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