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大志愿者情暖罗河:和我一起 “散步”回家

  我去过最温暖的地方,是家。日前,安徽师范大学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老师们在早读过后,给孩子们带来了莫怀戚的散文《散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提到‘家’,大家能想到什么呢?”“爸爸妈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给出了答案。随后老师简单地分析了文章,在提到“回想父母对你们做过的最温暖的事”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开始小声交流,很多孩子积极举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一次下雨,雨衣很小,妈妈把雨衣给了我和妹妹,自己淋着雨回家了。”小女孩简短的几句话却感动了在场的人,大家为妈妈鼓掌,也为孩子懂得感恩而鼓掌。也有孩子说:“妈妈每天起得很早,睡得很晚,为我们做很多事情。”这一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附和道:“我妈妈也是!”
  
  《散步》一文中的主人公在母亲年迈时背着她散步,陪伴母亲度过晚年。“那孩子们,你们会为父母做什么呢?”四十多人的课堂再次活跃起来,“我给爸妈烧过菜!”“我给妈妈洗衣服、擦桌子、洗碗!”孩子们争抢着回答,一个年纪稍长的孩子说:“我会做很多家务活,帮爸妈减轻负担。”再一次获得了大家的掌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篇优美的文章,两个简单的问题,三言两语间,年幼的孩子们似乎被家的温暖所感染,在回答问题的过程里,孩子们渐渐明白“亲情”的珍贵,相互陪伴的不易。同时,志愿者们也被孩子们的稚嫩和真诚所感动。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早早就等候在教室外的家长们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回家了,依稀听见爸爸低声问孩子:“今天老师教了什么?”“老师说......”孩子的声音消散在了微醺的夏日和风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人曾说,去不了的叫远方,回不去的叫故乡。也许这些孩子现在还无法深刻体会“家”的真正含义,但志愿者牵起了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起“散步”回家,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发觉家的温暖,相信这一堂课会让他们难忘。
责任编辑:思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