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雷图》:改朝换代的至尊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我们现代人在使用“天雷滚滚”“五雷轰顶”“天打五雷轰”这样一些充满古意的词语时,许多人能感受到其中隐含着的杀气,却未必说得清它们真正的意味。在古代,人们对“雷”这种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认知有限,但又必须面对,于是产生出许多神奇的解释。在众多对“雷”的解释中,道教神霄派创立的“雷法”大概是想像最丰富、体系最完备的一套理论了。神霄派创始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明清。它的“雷法”理论把“雷”看作是天神手里的工具,可以用来干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驱龙降雨、惩凶除恶等等。在明清时期,由于官方对道教的肯定和揄扬,神霄派的“雷法”理论深入人心,成为民众普遍认同的世俗观念。

  

  按神霄派的说法,天上有众多雷神,最高主管是玉帝。管理雷神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叫“五雷都司”。“五雷都司”下辖五个部门:天雷、地雷、水雷、龙雷和社令雷。(关于“五雷”的名称,还有其他说法,这里只是常见的一种。)雷神分属这五部。所谓“五雷轰顶”,就是五个雷部众神一齐上阵用雷轰炸的意思。而“天雷滚滚”则是天雷部众神兵临城下的意思。

  

  在明清瓷画中,“雷”是一种频频出现的物象,它的经典画法是一个带火焰的球形物。工匠们在瓷器上画“雷”有明确的意图,大量的“雷”纹与“祈雨”题材有关。当然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清早期瓷画中有一种重点画一只“雷”的图案,它的画意就不是“祈雨”了。

  

  如图1、2所示这幅瓷画在清早期瓷画中很常见:一个球形物似在云层中掠过,其表示的画意正是“五雷”中的“天雷”,因为雷总是与云相伴而行的。图3所示的瓷画中除了有云、雷,还有一株树作为陪衬,这种画法比较少见,但画意仍是“天雷”。我们可以将这一类的图统称为《天雷图》。清早期《天雷图》特别多,明显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可从神霄派的“雷法”理论中去寻找答案。

  

  “天雷”在“五雷”中地位最高,作用最大。据《道法会元》卷56所说:“天雷者,百官千将,上辅玉帝,下御阴阳,威德极重。换劫之时,上帝敕此雷令降人间,翻天覆地,鼓震乾坤,安日立月,尊极不能尽言。若国土连年亢旱,天下饥荒,当具国王投词,奏闻天廷并及诸司,乞降此雷,拯济天下,方可施用。坛法如式,不可妄意。” 在《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中又说:“天雷十二条者,不忠君主,不孝父母,不敬三宝,抛掷五谷,诃风骂雨,裸露三光,扬恶掩善,不遵正道,心昧天地,信巫魇祝,灭人福果,毁坏经教,犯此天条,则天雷检察。”

  

  从上面引述的道经说法可知,“天雷”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换劫之时”,天下大乱,上帝令“天雷”降人间,“鼓震乾坤,安日立月”,重建秩序。二是“国土连年亢旱,天下饥荒”,国王可“投词”祈请“天雷”来“拯济天下”。三是对人间有“不忠君主,不孝父母”等十二种触犯“天条”者,“天雷”将进行检察和惩罚。这三个方面对皇权统治而言都意义特别重大,其作用是其他“雷部”无法替代的。

  

  明清鼎革之际,各路豪强打打杀杀谁也不服谁。当大清政权占据上风之后,他们认识到要想真正坐稳天下,除了使用武力征服,还有必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调理民心。道教神霄派的“天雷”理论正好可以为这种需求提供有效的帮助。

  

  “天雷”的作用之一是“换劫之时,上帝敕此雷令降人间,翻天覆地,鼓震乾坤,安日立月,尊极不能尽言。”也就是说,改朝换代之际,“天雷”是代表天意的至尊之宝。人类社会翻天覆地、乾坤颠倒、旧去新来、秩序重建,其实不是谁比谁本事大,而是“天雷”在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正因为有道教神霄“雷法”这样的天命理论,而且这个理论在当时的社会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清早期瓷画中出现大量的“天雷图”,应是统治集团一种高明的宣传策略。此图暗示天地间有天命存在,战乱之后谁坐龙庭,大家要遵从天意的安排,不可违逆。这种暗示看起来如毛毛雨般微不足道,但在影响民心、巩固满清统治方面的作用,实际上绝不可小觑。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