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追忆那个逝去的黄金时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康有为和梁启超,不仅是纵横捭阖的政治人物,同样是碑学书法的柱石,其书法雄强豪迈,清健劲洁,将碑学的特质和时代的精神融合一体,焕发出勃勃生气。

  袁克文,篆法取法于钟鼎文字,楷法从颜体入手,不但真、草、隶、篆四体均善,深得书学三昧。宁丑不媚,宁拙不巧,是其书法的追求,也是他处世风格的体现。

  徐悲鸿,受魏晋碑学影响最大,曾言 “北碑怪拙,吾人能得其美”,即是最好的佐证。

  吴昌硕,取法上古,从石鼓文开出新面貌,所谓“与古为新”,尤其难能可贵。

  李叔同早慧,他的思想和书法均受康有为的影响,取法北碑,甚至曾自刻“南海康君是吾师”一印。他阅尽繁华,终皈依佛门,晚年墨迹中流溢出通达和透彻,堪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超凡境界。

  马一浮早年以唐碑入手,二十岁后遍临魏晋南北朝书,其篆书取法李阳冰,隶书则以《石门颂》为宗,集诸体于一身,自成风格。

  于右任充分吸收魏晋书刻的雄强、恣肆、开阔、爽健,和晋唐以王羲之、孙过庭为草书代表的流畅、规范、古雅、清妍,并以碑入草,以草化碑,将两者有机地联合一起,达到艺术表现的极致,风格强烈,面貌独立。

  谢无量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刻,提倡碑帖结合,书法被称为“孩儿体”,返璞归真,专气致柔。王蘧常善于博取古泽,把方正一路的汉碑写出草书旨趣,碑与帖的互用,蜕变出他的章草风格。

  来楚生的书法无论篆、隶、行、草均造诣不凡, 通会古意,另开风气,独具一格。

  以上诸家,涵盖了从碑学书法的先驱者,到继承和发扬的中坚人物,风格多样,各出机杼,共同造就了近代碑学书法的光辉岁月。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