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小叶紫檀的好听故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文玩圈,有一个“好听的故事”,通常是让文玩价格水涨船高的“标配”。很多时候,人们会忽视故事的真伪而沉浸在传说中,并由此产生了“自己可赶上了这一波,可以趁机捡个漏”的想法。你可能想不到,这里面很可能是个“坑”。很多玩家刚开始购买小叶紫檀手串时,故事听得太多被麻痹了,总是希望自己是幸运的,买到的是最好的,但到最后,得到的通常是个教训。本期,我们来介绍一下文玩圈有哪些“好听的故事”。  

  

  故事1:千年的印度老料  

  

  据文献记载,小叶紫檀老料一般指天然林、山坡林,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在印度,小叶紫檀是不允许私自砍伐、加工、交易的,如需加工交易,要经过专门批准,而且批准手续并不容易。普通小叶紫檀尚且如此,何况千年老料集中出现在市场上,家家都有?有些商家对于小叶紫檀的基本知识仅局限于老板交代的那么几句,然后靠“好听的故事”忽悠玩家。  

  

  故事2:六七十岁的老师傅  

  

  很多店铺会打很多噱头,良心佛珠、六七十岁的老师傅……甚至还有的把所谓的印度村子照片传上来,营造一个情境氛围,也麻痹了很多初入行的玩家。之所以铺垫这么多,就是为了让玩家相信,他们卖的是真的。对于玩家来说,购买时不要一味否定,而是辨证着去听。故事内容越是丰满,情节人物越是曲折,玩家越不要轻易被带入进去。  

  

  故事3:各种时期的老料  

  

  在网上搜索小叶紫檀,各个时期的老料字样不断频现,尤其以拆房老料居多。事实上,那么多老料集中出现,可信度就值得商榷了。有的拆房老料还有上千件库存,如果是真的,这得拆多少老房子呢?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逻辑思维。哪有那么多老房子可以拆啊?更重要的是,真若有好的拆房老料,为什么要拆这么碎,拿来做手串呢?所以遇到这样的商家,玩家需仔细辨别。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