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来兮”话汉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1 鎏金铜立马
  
  原标题:图2 玉羽人奔马
  
  “天马来兮从西极,径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征伐大宛国获得大批汗血马,武帝特意为此而作《西极天马歌》以赞宝马。“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作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匹在两汉四百年间一直为汉王朝所重视,因而在两汉文物中留下了诸多关于宝马的艺术珍品。
  
  1981年陕西西安茂陵一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地出土了一件鎏金铜马(图1),铜马体长76、通高62厘米,重达26公斤,通体铜铸鎏金,虽已历经二千余年依旧金水肥厚宛如金马。铜马呈站立姿态,马身光滑顺畅,体态俊秀雄健,鬃毛清晰,头小颈长,马尾结成一束,根部翘起,双耳挺立,气势轩昂。这件铜马应是以《相马经》中所载良马特征为参考原型精铸而成。史载汉武帝曾派遣使者出使大宛,希望用金马来换大宛马,“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汉书·张骞传》)。茂陵出土的这匹鎏金铜立马,使后人得以想见史书中所记录作为国礼的汉代“金马”应该是何种风姿。
  
  汉代马题材文物中奔马也是一大主题,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铜奔马“马踏飞燕”了。无独有偶,汉代玉器也有相类似的奔马,1966年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村出土了一件白玉羽人天马摆件(图2)。玉器通高7、长8.9厘米,由天马、羽人、踏板三部分组成。天马昂首张口,双耳竖立,马尾高扬,右前蹄悬空抬起,腹部两侧雕有双翼,蹄下长方形踏板上线刻着涌动的祥云,天马如驰骋于云间。马背上的羽人高鼻长脸,双耳过项,肩臂部生翼,左手握缰绳,右手持灵芝草。这件玉摆件出土于汉元帝渭陵的“长寿园”建筑遗址范围内,其相对年代比较明确,应是当时宫中陈设珍品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2 玉羽人奔马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