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代的社会文明的古国,几千年的文化,呼唤着新的艺术形态,因此必然产生新的符合时代的思维,哲理,人生,审美度式的艺术品,新的指导思想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无疑是对传统旧文化的评击,它主张艺术从属于时代,时代感召着新的变革,西方的思维方式及艺术派别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使传统的现代的产生继承与发展态式。我们的文化需要充实发展即而产生很强的改良主义思想,并立足于本土的文化去延伸。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的主要构造是笔墨的变化,在从古代走向现代有着它光辉灿烂的业绩,涌现出一代代艺术宗师。绘画这一范畴有着自己的表现语言,这一语言的体现无非是用笔墨的符号表现,来传递万物的性情,及绘画者本身对性灵的不同感受;对心境不同程度的创击,继而产生的冲动疯狂,这时绘画者本身是需要表现的他借笔墨的不同程度的运用体现,来传递这一信息,笔墨的运用及所体现的式态,能充分发挥绘画者本身的艺术素质,这笔墨能否充分体现出这一信息,来源于你的技巧是不是完善的体现还是感觉有些苍白无力,感觉是苍白无力的表达不出内心的激情,这就需要去探寻新的笔墨语言,也就是新的笔墨表现符号,也就是笔墨的发展问题。

  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宋代的人物画家梁揩早年也曾经摹写过李公麟的画后改变其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自成一格所作(六祖图)、(太白行吟)、(泼墨仙人)可谓开创泼墨人物画的先锋,边学边创意的画家范宽初学荆浩、同时又摹拟李成画法,虽有所得益,总认为“尚出其下”便决意到大自然中“对景造景”强调写真山真骨,终于“自立家法”所作“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有着一种“峰恋浑厚,势状雄强,抢笔俱匀,人物皆质”的作风。清代被誉为“杨州八怪”的画家更是借古人之笔墨创我之胸怀、立我之情感,充分体现自我发挥的艺术境界而独树其风格。

  就继承而言,中国画的笔墨问题从宋、元、明、清是创造继承与发展的阶段。到近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大家,可以说已经到基本上完成了中国画笔墨的基本形式,就现代而言,继承笔墨的问题是首要的,我们发展与开辟新的艺术语言是做为绘画者本身的重要思考问题,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制作,加之某种特殊的艺术处理,也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种趋向。笔墨的丰富及发展没有现代的模式和规范,只有通过自觉的探索,逐步得到发展和丰富表现力,也就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表现语言,各种艺术有着各种艺术语言,各有其特长与局限性。我们不能不探讨各种艺术的特性,否则就会失去艺术的功效,而达不到感人的目的,老一辈画家在扎实的传统根基上,另辟道路,朱屺瞻浑朴的笔墨和对色彩的突破。崔子范的天趣以大写意的笔调与民间画风的渗融。吴冠中运用点、线、面创造意境优雅的情调等等,在笔墨上进一步得到丰富拓展。前人的东西,各家各派的表现思维、及内涵的神韵,我们天天学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边继承,边发展其精髓,去感悟自然,感悟现代艺术思维及西方文化思维的作用,笔墨的表现形式会构造出自己的语言符号。艺术大师刘海粟对于西方、本土的艺术边继承边发展,边发展边继承,融汇中西,但不失民族风韵,晚年所做泼彩山水、传递了山川之灵性、变化之玄妙,舒其本身之情感,创出一种色彩迷漓丰厚、变化莫测、水墨交融,用笔沉雄、浓厚中透着灵气,充分体现了山川之美,江河之秀的神韵所在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