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的“台南海安街模式”

   海安路位于台南的“五条港历史文化园区”,而“五条港”的名称则来自于沙洲浮地上五条支流所孕育的五个港口。这五条支流犹如五根散开的手指,因此统称为“五条港”。在台南的运河交通时期,海安路曾是繁华商区,也是府城最耀眼的商业贸易区,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运河功能衰退、人为破坏等原因,海安路逐渐走向衰落。

  日据時代,末廣町(今海安路一带)风貌

  对海安路的改造经历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日据时期,日本总督府在台湾地区推展所谓的“市区改正计划”,认定台湾地区当时的清代街区狭窄弯曲的样貌是不文明和不卫生的,并借由“市区改正计划”的名目兴建仿西洋样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导入西方城市规划中大街廓的概念;由于台南市是一个发展较早的城市,各时期的丰富纹理反而成了日人规划的难题。“因此,为解决清代蜿蜒街道的‘不整齐’,采用以圆环为中心而放射的大街道巴洛克都市改正,这种改正剧烈地改变了台南市的城市样貌。”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