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藏书票 |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

 德国人葛禄博,也称顾路柏或顾威廉(Grube Wilheim,1855—1908),是德国著名汉学家之一,也是第一位把女真文化推广到德国的学者。早年曾师从于另一位德国汉学大师加布兰兹。

  葛禄博精通汉语、蒙语、满语。1883年至1892年间在加布兰兹的帮助下,在德国柏林开办了东亚文化博物馆并任馆长,同时在柏林大学教授多门汉学及相关民俗文化课程。

  葛禄博一生沉迷于对中国文化和汉学的研究,曾把《封神演义》前半部翻译成德文。他的其他著作如《北京民俗》《中国古代宗教》等。其最具代表的是190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这本书分析记载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种文学形式,四大名著也以概括的形式收录于此书,所以葛禄博也是第一个介绍《红楼梦》的德国人。因此,这本书在德国汉学研究历史上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

  我曾经游览了离家不远的清东陵,之后不久即从奥地利的一位藏家那里淘来了这枚葛禄博的藏书票(见上图),可谓机缘巧合。

  书票大小为13cm×9cm,画面中,远处山峦迭起,犹如群山环绕。三间四柱的石牌坊是中国古代陵园常见的装饰建筑。葛禄博很有可能是在1898年至1899年间游历北京的时候喜欢上了这个极具东方风韵的建筑。牌楼左右分别刻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间的题字是“庄子曰”,充分体现了葛禄博汲取中国文化精髓的热切,他借用庄子的名言来不断鞭策自己。

  藏书票的画面很有可能来源于葛禄博当年对中国实景的素描,右上角的“葛禄博持赠”几个字恰到好处地证实了这一假设。这几个字估计是葛禄博亲笔题下的,虽然看着有些别扭,但对一个100多年前的外国人来说已再好不过了。

  旷野上除了石碑还有一棵孤树,好似葛禄博自己。顺治当年在此地打猎,爱上了这片风水宝地,葛禄博是否也想把自己的陵墓安置在那里呢?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