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为有你 安徽师大志愿者助力乡村美学教育
2018-08-08 14:14:27 作者:程石 已浏览次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歌声悠扬飘出窗外,四十多人的课堂流淌着动人的音符。日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罗河“手写记忆”支教团队的志愿者在天气炎热的盛夏里,为孩子送来了一汪音乐的清泉。
孩子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还停留在“好不好听”的“官能欣赏”阶段上,志愿者希望能够通过美学教育,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悟力和鉴赏力,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让孩子们用耳朵聆听世界的美。

志愿者和孩子们分享了三首外国歌曲,从节奏、旋律等多个角度赏析音乐,并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联想。一首经典的《永远的朋友》,让孩子们联想起了自己的毕业,有的孩子坦言:“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总能让我觉得,我们正值青春,无畏未来。”毕业是一场不计代价的告别,但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当生活改变,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依然永远是朋友。

《我们一起摇滚》的快节奏深深感染了孩子们,他们和老师一起,拍着桌子,喊着节拍,有一些会了的孩子跟着原声一起哼唱,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当《失望》的伤感旋律伴随着低沉的歌声缓缓流动的时候,孩子们很快又唏嘘感慨起来,虽然不能完全了解歌词的意思,但忧伤的旋律显然和窗外的蝉鸣不同,它不紧不慢地流入心底,无声无息地给人慰藉。

近年来,国家格外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丰富乡村孩子的课外生活,志愿者创新教学形式,用轻松的旋律洗涤孩子的心灵;用优美的歌词唤醒孩子的灵感;用律动的节拍带动孩子的热情。志愿者用无国界的音乐搭建起了沟通孩子心灵的桥梁,孩子们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寻找美,感悟美,最后才能创造美。(文/程石 图/陈蓉 吕序达)
责任编辑:思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