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借山图》的“艺术特色”和独特性

《借山图》的艺术特色和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画有所本
《借山图》都是以齐白石远游及家乡的景物为表现对象,可以称为具名山水。大概太珍视《借山图》,他仅在画上钤盖印章,未做任何题记,因此,现存的22开,我们只能参考他1925年以写意笔法重画的《借山图》和其他一些作品的题款来进行推测,现在尚能判定名称的有11处,分别是:祝融峰、洞庭君山、独秀峰、雁塔坡、灞桥风雪、华岳三峰、滕王阁、梅公祠、小姑山、竹霞洞、柳园口。这些画作与实景相对应,仍能寻出某些相似性,表现出各自的地貌和景观特色。有些画作虽无法确定具体的名称,但也可推断所画为何处之景。
比如第八开,画连绵群山下,桃花夹岸而开,灿若云霞,不正是他晚年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回忆的“三月初,我随同午诒一家,动身进京。路过华阴县,登上了万岁楼,面对华山,看个尽兴。一路桃花,长达数十里,风景之美,真是生平所仅见”。又或是他在《癸卯日记》中所记之诗“天涯何处异尘寰。三月东风出汉关。十里碧桃花不断。浔溪流水画嵩山。浔溪问之于土人。”第十六开近处也画河岸连绵数里的桃花,对岸崇山下,山谷间有一座巍峨的关城,让人联想到函谷关一带的地貌。
二、大胆剪裁 巧妙构图
虽然画有所本,但齐白石对于实景都进行过大胆的剪裁和提炼。比如画洞庭湖,一般人都会画岳阳楼,他却画君山日出。齐白石每次离家或回家,几乎都要路过洞庭湖,八百里洞庭,浩渺壮阔,帆影片片。齐白石多次乘船过湖,却似乎未能登临岳阳楼,但洞庭帆影和君山日出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后来常以之入画。《洞庭君山》构图极为简洁,中景为君山岛,近处一艘帆船,远处一轮红日从云层中喷薄而出,大面积的空白,更显湖水辽阔之感。此画他后来又画过多幅变体画,如在狭长的立轴上,还是三个景物,但空间拉得更开。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最高峰,海拨超过1000米,祝融日出也是一胜景。同样是画日出,齐白石将山势蜿蜒如龙的祝融峰绘于画幅右侧,左侧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将红日绘于左下方的云气之上,既符合山间看日出与湖上看日出的不同观感,也突显出祝融峰的险峻。
《借山图》中的“华岳三峰”与1903年为恩师胡沁园画的《华山图》团扇相比也有很大的进步。齐白石1903年从西安出发到北京,路过华山,但行旅匆匆,他并未登临这座天下奇绝的山峰,只在山脚下的西岳庙远望华岳三峰。1903年所画《华山图》比较忠实地表现从西岳庙远望华岳三峰之实景,三座高耸入云的山峰直插天际,山间萦绕白云,山下还画有丛树掩映的万寿阁,这座建造在高台上的楼阁是西岳庙的制高点,站在阁上可以遥望华山。《华山图》从实景出发,山峰以齐白石早期惯用的线皴表现,无论结构、皴法、用色,都显然有明代吴派大师沈石田的影响。虽有来自实地观察的新鲜感,但与《借山图》中的“华岳三峰”相比,还是显得新意不够。“华岳三峰”中,山脚的树木、楼阁全部略去,只用深浅不一的墨团直接在画的上部画出屹立于云端的三座高峰,下面大部分画面用流转的线条勾画出铺天盖地的云海,形象简化到不能再简,山之巍峨奇险扑面而来。
《借山图》的“滕王阁”也是大胆剪裁的绝佳典范。1904年,齐白石与张仲飏随侍王湘绮往游江西,过九江,游庐山,在南昌住了近半年,常游滕王阁,对其结构形态当十分熟悉。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建筑,齐白石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将滕王阁放在画面最下端,只画出两层屋檐,而且还作倾斜状,旁边的附属建筑甚至只露出一点屋顶,整座建筑似乎将被滔滔江水淹灭。不仅如此,齐白石还在画面的上方描绘一排如墙的巨石直插江中,与下方的楼阁形成一强一弱的鲜明对比。最后,他巧妙地在江中随意描绘几段沙渚,上面点缀数株高高低低的树木,既完美地分隔了画面,又成为激越乐章中几个宛转的音节,轻松调节了紧张的气氛,令人拍案叫绝。不完整的物象表现成为齐白石山水画中的独特语言,后来他常在画中运用,即使画狭长的立轴,也将不完整的屋顶置于画面的最下方,引人联想。齐白石这种巧思经营常常使他的山水画获得一种出奇不意的视觉效果。
三、形式新颖 图式独特
《借山图》第二开画蕉林掩映书屋,这丛芭蕉与早年《石门二十四景》已大不同。1907年他随好友郭葆生远游到广西东兴时,东兴对面就是越南的芒街,中间由一座铁桥相连,齐白石平生唯一一次出国经历便是跨过这座铁桥到达北仑河南岸,游览越南山水。他见到野蕉数百株,映得满天都成碧色,便画了一张《绿天过客图》,收入《借山图卷》之内。从此,齐白石便特别喜欢画成片的芭蕉。在《借山图》这幅“蕉林书屋图”中,齐白石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宽大舒展的蕉叶,并不施以绿色,反倒是蕉丛中的书屋用重墨勾勒后略施淡墨轻赭,成为线与面、墨与白的对比。
“雁塔坡”表现西安城内的大雁塔,在齐白石笔下,这座唐塔位于远处一座土坡之上,
齐白石是构奇造险的高手,但《借山图》中某些画面又显得极为平淡,如第一开,仅以墨笔随意勾画山坡上一间被竹木环绕的村舍,屋后一段疏落的篱笆。画面极为简单,甚至有点单调,猛然间让笔者想起星斗塘边的白石老屋,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间民居,这正是齐白石诞生之地。难怪陈师曾在此画上题写了“平淡见奇”四个字。
《借山图》创作于1910年,此时齐白石基本确定了自己山水画的独特风格,而当时的画坛还处在临摹四王的风气之下,齐白石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端。他自己对这套册页也十分珍视,后来请很多名家题跋,和1933年出版诗集时找名人作序写诗一样,都是想以此来扩大知名度,这在齐白石的其他题材中是没有的,说明他曾经特别希望以自己的山水画来确立在画坛上的地位与影响,不过后来的发展却有些事与愿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