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戏曲进乡村:惠乡村戏迷 富一方百姓
2018-08-07 09:26:58 已浏览次
惠乡村戏迷 富一方百姓
——浙江戏曲进乡村风景亮丽

2018“戏曲进乡村 唱响中国腔”——历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获奖曲目磐安站巡演方前镇后朱村演出现场郭丽泉 摄
“这几天真开心,有戏看,有热闹赶,感觉像过年一样乐呵!”来自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玉山镇铁店村的周鼎强是重庆大学二年级学生,今年暑假回老家时有了这样的感慨。7月27日、28日晚,2018“戏曲进乡村 唱响中国腔”——历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获奖曲目磐安站巡演活动,分别在铁店村文化礼堂和磐安方前镇后朱村文化礼堂的戏台上精彩亮相。
引客来 活市场
“选择这个时间来磐安度假,真是不虚此行。”7月27日晚,坐在铁店村文化礼堂戏台下情不自禁跟着演员哼唱的上海游客林珊珊笑着说,她这次不仅过了一把戏瘾,还跟演员们讨教了一些演唱与表演技巧。
林珊珊介绍,去年夏天她和家人来磐安度假时,碰巧赶上第8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活动在磐安县尖山镇陈界村举行,就在他们住的民宿门前,曲韵悠扬、水袖甩动,一家人度过了两个美好的夜晚。“7月初,这边的民宿老板告诉了我今年的演出信息,我就跟喜欢戏曲的朋友一起来赶场子了。”
铁店与陈界是相邻村,相距1.3公里。因为铁店民宿不多,演员与慕名而来的戏迷很多住在陈界。陈界民宿“晓枫小筑”经营人周向阳表示,这几日民宿的订房电话都要打爆了,不仅是陈界,附近村里的民宿房间也供不应求。
陈界村村委会主任周红光向记者亮出了一串统计数字:2017年,村里游客流量近8万人次,但仅今年上半年就已超6万人次。
“去年的戏曲演唱联赛让陈界村看到了文化的魅力。”磐安县文化馆馆长王海根说,“在文化馆专业老师的帮助下,陈界打造了一台由纺纱、采茶舞、花头台、铜钿鞭、婺剧等13个本土节目组成的文艺晚会,今年4月以来每个周六晚上演出,让陈界旅游的名气更大了。在游客的强烈要求下,如今这台节目每周演出两场以上,这里也成了戏迷们展示自我的舞台。目前,还有几个村也准备打造文艺节目,提升村庄旅游文化软实力。”
长坚守 助传承
由越剧、黄梅戏、豫剧、花鼓戏4种唱腔串成的戏曲联唱《百花争艳》拉开了磐安站巡演的帷幕,参演者朱丽君曾是第3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个人金奖获得者,她一开唱,就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4岁开始唱戏、12岁进入杭州市余杭小百花越剧团的朱丽君,已在舞台上坚守了20多年。2009年,她调入杭州市余杭区文化馆,成为一名戏曲干部。“离开剧团,我演大戏的机会少了,但为基层百姓演出的机会更多了,这是我的荣幸。”朱丽君说。
在浙江省第9届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上,温州市苍南县陈琇表演的京剧选段《望江亭》获个人赛金奖,此次他把这个节目献给了磐安的父老乡亲。“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完全靠自学,跟着伴奏带练习。”陈琇说,“没想到第一次参加比赛就收获了大奖,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婺剧《白蛇传·断桥》中许仙的吊毛、飞跪、抢背、飞扑虎等跌扑功夫令人叫绝,饰演许仙的丽水市缙云县演员李军亮12岁便已登台,如今已在舞台上度过38个春秋。1993年,他创办了缙云县李军亮婺剧团,作为团长的他带领40多人奔波在乡村舞台上,每年600多场的演出让他累并快乐着。李军亮说:“浙江省文化馆组织的这次巡演活动邀请我参加,这是对我技艺的肯定,我要全力以赴。”
巡演中,来自木偶之乡温州市泰顺县的季天渊带着新创作的戏曲木偶,与当地戏迷同台演出了《梁祝》中的经典片段。熟悉的旋律在山村上空回荡,木偶身上十数根细线一提一放牵动着台下观众的目光。这个节目曾出访多个国家,人偶同台的新颖演出方式和精美的木偶令人耳目一新,演出照片很快刷爆微信朋友圈……
惠戏迷 富百姓
台上台下锣鼓响,方前后朱送戏忙。7月28日晚,巡演队伍转场方前镇后朱村,开演前一小时,戏台前的广场上已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演出还进行现场网络直播,观众点击量节节攀升。演出中,艺术家精湛的技艺、真挚的情感,绍剧、越剧、婺剧等不同剧种的经典选段,令村民与戏迷们激动不已。
方前镇党委书记羊菊春表示,方前镇致力于以“戏迷小镇+共享经济”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在特殊发展阶段,针对特定群体,开展特色活动,发展特种经济,通过聚天下戏迷、汇全国剧种,富一方百姓。
此次巡演活动导演施莉萌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上有些人说戏曲是‘黄昏艺术’,只有老年人看。历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活动表明,只要走进乡村、走进大山,就会感受到戏曲发展的勃勃生机。”
据了解,历届浙江省十大城市戏曲演唱联赛获奖曲目巡演自4月启动以来,已在杭州市富阳区、桐庐县以及磐安县开展4场演出活动,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也为基层群众带去了欢笑与文化大餐。接下来,巡演队伍还将赶赴义乌市等地演出,努力把文艺的种子撒遍浙江大地。
责任编辑:小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