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得翔现代山水画

   张得翔,1939年生于辽宁鞍山,军队原正师职美术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195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两年后转入中国画系,就读七年中,先后得到诸多大师名家亲传亲授,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特别是在恩师李可染、宗其香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继古法之垂绝,守成法之佳妙,习西画色光之长,补中法之阙漏。1965年毕业参军,在部队从事专职美术创作与教学近40年,期间因工作需要进修一年“色彩”,画过十年油画;并赴前线任战地记者:长期的军旅生涯深深地影响他的为艺做人,使他坚持写实与人文内涵中西融合绘画之路,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2004年于部队退休后,不忘初心,仍坚持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出新之路上。

  近年来多幅作品入选“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博览”、“法国巴黎国际艺术沙龙展”、“中美当代名家书画展”、“一带一路·和平之旅”大型国际书画交流展等多种展览。

  已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山水画家·张得翔》、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美术名家荟萃·张得翔》等个人专集十余种,与他人合集数十种。荣获“国家文化卓越贡献奖”、“感动中国文化人物”等多种奖项。

  作品欣赏

《萧萧疏林伴居家》68cmx68cm 2006年

《霜林伴居家》 68cmx68cm 2005年

苦心思变写心曲融合中西画常新

——张得翔现代山水画述评

文/贾德江

  张得翔先生是“文革”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高材生。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中央美术学院每年每个班只招收几名学生,却拥有一批国内最优秀的艺术家执教,考取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多少莘莘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殿堂。人们称羡那些能在中央美院就读的学生为“天之骄子”,仰望他们能有幸聆听画坛大师巨匠的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张得翔先生的艺术根基就是在这一最高美术学府建立的。他的山水画师从李可染、何海霞、宗其香、陶一清,他的花鸟画受业于李苦禅、田世光、俞致贞、郭味蕖等一代名师。七年的“学院派”教育,诸多教授的浇灌,张得翔在博学多家中眼界大为开阔,不仅努力领会诸师的艺术思想和笔墨精诣,而且遵循师训对传统“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精读传统与大自然两本书”(李可染语)。张得翔筑基深厚。

《探亲秋山中》90cmx90cm 2010年

《秋染霜林醉》90cmx90cm 2010年

  与众位学友不同的是,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之后,张得翔又走向了军营,成为一名军旅画家,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从事专业美术创作与教学,一干就是40。期间,为创作军事题材涉猎多个画种,还曾重返母校进修过油画专业,并赴前线担任过战地记者,又兼任两所大学的美术教授,可谓“风风雨雨人生路,戎马倥偬几十年”。张得翔的艺术人生,是中央美院沃土培育了他艺术创作的根苗,是长期的军旅生涯教他为艺,教他做人,教他奋进。他性情的耿介、为人的诚厚、求艺的笃实、画风的稳健,无不与他接受中央美院的正统教育和恪守军人的风范相关。

《牧家清幽》68cmx68cm 2010年

《春江待渡》68cmx68cm 2011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恩师李可染的言传身教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李可染有很好的艺术天赋,但他绝不恃才傲物,而是主张“困而知之,做苦学派”。他把自己的画斋命名为“师牛堂”,刻印章“孺子牛”以自勉;他勉励学生的话是“天道酬勤”、“实者慧”、“深于思,精于勤”、“意匠惨淡经营中”、“胸怀壮志,不畏近难”等等。他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后学者,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老老实实地做艺术劳动,从事艺术实践,在劳动与实践中获得才能和智慧。当然,李可染在弘扬传统山水画的过程中,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抓住“写生”这一重要环节,把包括关注形、光、色在内的西画的创作技巧有机地融在传统的、写意的笔墨体系中,为写意的中国画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更强表现力的创作方法和方向,更像一盏指路明灯照耀着张得翔的艺术苦旅之途。

《能不忆江南》68cmx68cm 2015年

《呦呦鹿鸣夜愈静》68cmx68cm 2014年

  大致说来,走向新世纪的10度年间,是张得翔先生山水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此之前,应该说是他的蓄志积淀期,既沉湎与传统把古人的经验和技巧学到手,又像师辈一样地拥抱大自然,既画江南也画塞北,既画云贵有画太行,蓄千山万壑于胸中,记南北风光于笔下。在此之后,是他开花结果的绽放期。因为退休之后,他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苦研思变,去进行融合中西的多种尝试。于是便产生了他在山水画领域一系列革故鼎新的创造。

《黄叶下山秋满天》68cmx68cm 1981年

《东方欲晓》68cmx68cm 1980年

  他的山水不是文人水墨的萧疏淡逸,也不是古人笔痕墨迹的拼拼凑凑,更不是符号化的传统山水画的旧有程式,而是以充满激情的笔墨于色彩,深情地吟诵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北国南疆的旖旎风光,其气势撼人、浓墨壮彩的朴厚风格也日益成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练就了对景写生、对景创作的高强表现力,并以日益高涨的创作热情展示山川雄魂、江河神境。他画太行山《秋染霜林醉》霞光夕照的沉厚,他画长白山《戌楼夜雪》银色世界的苍凉;他画《春江待渡》中的漓江美不胜收。

《牧区秋色》90cmx60cm 1988年

《耐人寻味是春山 》83cmx54cm 2011年

  他画《天山深处有牧家》安居乐业的生存状态;他画巍巍《青山树碑》的英烈浩气长存,他画茫茫大漠旧貌换新颜的《戈壁奇观》……透过这些重峦叠嶂、密林茂树、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观,多有点景人物活动与其间,使他的静态山水充满生气和人间烟火而具有现代气息。在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中,张得翔先生以独有的角度、独立的语言、独自的感觉方式。拓展了山水画的题材领域,强化了笔墨与色彩的表现力,围绕的是山水画的图新求变,关注的是自然山川的魂魄,看重的是时代感和民族情。我们随便以张得翔的任何一件作品为例去解析他创作构想和方法,都可以窥视到他对山水画现代形态的探求与建构所显示的突出特点。

《青山树碑》160cmx120cm1986年

《戍楼夜雪》 180cmx120cm 1982年

  特点之一是张得翔深谙传统笔墨之道,既强调“以线为骨”的书写性,又讲究“以墨为肉”的塑造感,着意于笔墨自身的审美价值。他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真山真水,以敞开的心灵去面对自然,以“师法造化”为基础带动笔墨的新变。笔墨凝重、坚实,却不失蓊郁灵动之气与清新空逸之风。用线笔笔中锋,行中有留,如屈铁盘绕,如壁圻屋漏,如高山坠石,忽隐忽现,虚实互动;用墨则以积墨见长,层层积染,层层见笔,烟岚雾霭悬挂于高山密林之间,清远幽深的意境在峡谷山坡中随处可见。他孜孜以求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最终以墨与笔会、墨与水和为体现,妙得墨气丰厚、气韵充盈之效果。清人笪重光所言“尽峦嶂笔墨之变,亦尽笔内笔外起伏之变”,正是张得翔山水的独特风骨。

《清泉石上流》136cmx68cm 2016年

  特点之二是张得翔不仅关注笔墨,更关注色彩。他不会因为强调色彩的表现力而忽视笔情墨韵的追求,也不会因为注重笔墨的价值而轻视色彩的妙用。他继承了“以墨显色辉,以色助墨韵”的传统理法,却明显地回避了传统用色的单调和清旷,而是在注重实境的感受中,把西方强烈的色彩表现和传统用色的典雅结合起来,让客观自然的色彩与主观内心的色彩交融为一,致力于对象的造型、体积、质感、光影以及空间感的表达与呈现。或在统一色调里寻找色差,推出层次,渲染一种氛围;或在冷暖色彩的对比中,取得和谐,相互映衬,追求一种意境。他把全部心血,和入了色彩,换来了这门古老艺术的新生,换来了它的鲜活生机,有力地彰显着它的华彩与丰厚。将色彩大规模地引进水墨写意山水画,有效地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融会在一起,是张得翔先生对中国水墨写意山水画作出的重要贡献。

《春风又绿江南岸》136cmx68cm 2014年

  特点之三是张得翔的山水画常画常新,没有“千幅一画”、“十幅如一幅”的类同,总给人以新鲜、阳光、明丽、宏富、振奋的感受。其原因在于他的山水题材表现范围极其广泛,并不把自己的山水画固定在某一地域的审美时空探索上。他固执地认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应该以一成不变的手法去寻求所谓的个性和风格。“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他的笔法、墨法、色法,总是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相应变化,他的构思、立意、章法、意境也会根据自然景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欣赏他的话,没有重复感,没有审美的疲劳,因为他的山水取法自然意在表现感受,所以构图变化多端,表现手法多样,笔力雄健畅达,墨色润泽豪放,化机四出,多姿多彩,行文大度,意趣天成,道尽了山水清音。品读他的话,内有苦研思变得艰辛,融会以西润中的创造,饱含热爱自然的真情,浸透铮铮铁骨的正气。他像一个演奏家,在弹拨一支又一支时代的心曲,他为中国的山水画由传统走向现代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表率。(完)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