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艺术历史久远 扇联妙趣横生

扇子,又称摇风、凉友,为历史久远的纳凉之物。扇子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风之美,诸多扇联更是妙趣横生。
明代著名清官况钟,于永乐年间三任苏州知府,长达13年之久。他20多岁在家乡靖安县任椽吏时,县官曾出上联:“一扇千须动”让其续对。况钟略加思考对出:“三梳万岁齐”。后人说这是他“三任苏(梳)州”知府的“谶言”。
明代皇帝朱元璋擅长对联,偶见大臣陶安以书作枕,即出上联:“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陶安见朱元璋手持一把画有山水的扇子,应声吟到:“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朱元璋听罢,心花怒放,喜不自禁。
唐伯虎和祝枝山常取对互娱。一年夏天,两人在乡间看到农夫车水,祝枝山吟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手持折扇,随即续到:“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可谓出句巧妙,对句新奇,堪称“春秋之笔”。
清代才子陈瑶,少时聪颖过人。一次,有几位客人在陈家纳凉,其中一人欲试陈瑶的才学,便以手中纨扇为题出一上联:“轻摇纨扇,清风透入人怀。”手捧瓷盘的陈瑶,见月光映在盘上,应声对曰:“高捧玉盘,明月飞来我手。”对句不凡,工整贴切,客人听后皆击掌赞叹。
古代民间,常用干燥的葵叶作扇,时人最爱其“形宽厚而神仁慈”。有人撰联:“干葵作扇,谁知死叶又生风;老柏为香,孰想枯枝能引火。”此联匠心独运,上联妙喻干死的葵叶制成扇子后,能生仁慈之风,把“死叶”写活了。下联巧在比摹,以干枯的柏枝生火做饭,写尽“奉献”心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