缶翁笔墨拔俗的书画艺术思想


  

  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他作为海上画派后期领袖,是晚清民初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以诗、书、画、印四艺合一的整体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缶翁之所以能将金石书画笔墨玩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最重要是与他“海纳百川”的宽大胸怀是分不开的。说缶翁胸怀宽大,这一点绝对不虚。缶翁对于居沪卖画的书画友人,无论你职业贵贱高低,还是世出名门豪富,基本上都是一视同仁,从无书画门派之分。生活落魄且才气横溢的“蒲(华)邋遢”,就是缶翁十分交厚的书画挚友,缶翁非常看重蒲华的书画才气,并亲手为其制定书画润格,广为举荐,这在当时人才荟萃的旧“上海滩”,缶翁此举,亦是十分难得和受人尊敬的。缶翁帮助在“上海滩”立足的书画同人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缶翁凭借着自己“诗书画印”精湛全能的艺术造诣,加之广泛浩大的人脉关系,其笃定稳坐“龙头老大”的首把交椅。

  缶翁存世画有一幅《荷花图》墨色纸本,138.5×69厘米,今藏西泠印社。缶翁写荷亦如写石鼓。笔墨气韵墨分五彩,淡逸用笔的墨茎中常透着股浓郁的金石气,苍润枯涩之笔,将画中虚实笔墨渲写得灵动而富有生气。缶翁之写意,应是出于“青藤白阳”之本,而进一步来拓宽自己的笔墨画境。缶翁那种风动摇曳的笔墨气象,画出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和思想开悟的禅宗境界。散淡冷逸的线条勾勒,写出了画家清新幽幽的艺术真趣。我常轻快漫步于莲湖十里荷塘边,已临近寒冷的隆冬季节,让我扶手远眺宽广无际的荷塘,塘中清澈无尘的莲花,似乎好像已经失去了其昔日盛开绝妙的美丽佳颜,又猛地让我想起了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塘中气息真的有种“残中不败的美感”。缶翁也可能在“残破”的荷塘中,深深参悟到了笔墨上的艺术灵感;但又不想让画面变得过于“凋零凄惨”,应该使画面中,更具有“残破”不灭的艺术生命。

    缶翁创作的这幅《荷花图》,笔墨看似冷俊枯润,但画中浓淡的墨色变化,还依旧是那么的生动迷人,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实处易,虚处难”之心境。缶翁在此用笔用墨中,深得“浓墨”破“淡墨”之法,亦有“淡墨”破“浓墨”之境。章法奇趣叠出,笔墨融会贯通,亦多独到之处。落款题有一诗句:“白荷花开解禅意,点缀不到红蜻蜓。露城尊兄属,拟清湘老人泼墨。安吉吴俊卿。”缶翁所题,“亦以笔墨虚实为静,辄以灵动清润为空”,应该有石涛上人的泼墨意趣。在取法历代绘画笔墨的精髓处,缶翁确有突显深入古法的真性!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