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一元代七品官古墓被盗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市遵谭镇涌潭村古墓群中,680多年前涌潭村一名元代七品官蔡有阖的古墓被盗挖,当地村民发现后报警。案发后,海口市文物局和警方已介入调查。

  记者 廖自如 文/图

  

  涌潭村蔡氏古墓群是文物保护单位

  

  警方介入调查

  

  盗墓贼移开石条进入古墓内盗挖

  

  1月5日,记者接到海口市遵潭镇潭东村委会涌潭村村民反映:他们村里的海口市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涌潭村古墓群一古墓被盗挖。

  

  昨日,记者来到海口市遵谭镇涌潭村,一进入涌潭村,就感觉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村里的古牌坊、古官道、古墓群、古门、古宅、古井、古庙……古味悠然。

  

  遵潭镇属于海口羊山地区。位于涌潭村东南角有一个用火山石垒起的围墙,围墙口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宋代蔡氏先祖陵园”。旁边有一块海口市人民政府立的石碑:“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涌潭村蔡氏古墓群”。记者数了一下,发现涌潭村蔡氏古墓群一共有20多座完整的古墓。

  

  涌潭村村长蔡於胜带记者来到被盗古墓的现场,记者见到在一片荒草中这座造型非常别致的古墓与众不同,这座古墓的墓碑上,用火山石雕刻着墓主的身份名号,墓碑两侧刻着两个武士的图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墓碑上用整块火山石雕刻的琉璃瓦非常精致。古墓为长方形石体,整个古墓的造型看上去好像一只蹲着的老虎。

  

  涌潭村村长蔡於胜告诉记者:古墓地面上的长方形石条被盗墓贼移开,盗墓贼随后进入古墓内盗挖,把一些挖出的石块和木炭土堆在古墓旁边。记者现场看到,古墓地面上后侧三块长方形石条有被人移动过的明显痕迹,古墓旁边堆放着新挖出的石块和木炭土。

  

  被盗墓主人是元代七品官

  

  涌潭村是具有850多年历史的古村,以前曾有18名学子高中进士举人,是宋代汉人迁琼蔡氏先人始居地,全村共有14座牌坊,包括举人进士牌坊、贞寿、节孝坊等,现已修复三座,是海南罕见的牌坊村。村里有大量的石磨、石轮等古物,保留有用石条铺设的300多米古官道。涌潭村的古牌坊、古官道、珠崖郡遗址、海南第一深井等为该村最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涌潭村以其久远的历史和古朴的风格入选海口市十大旅游名村。

  

  涌潭村宋代蔡氏先祖陵园是海南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古墓群,2012年,海口市人民政府将涌潭村蔡氏古墓群列为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被盗古墓的主人是宋代汉人迁琼蔡氏第七代蔡有阖。蔡有阖出身官宦人家,其父亲蔡文达曾任琼州府判官。蔡有阖曾任校尉,后转迁县尹,后来由八品升七品。蔡有阖生于1265年,卒于1332年,享年68岁,妻子王氏,封安人。夫妻合葬。近日被盗的是夫妻合葬墓。

  

  警方和文物部门介入调查

  

  蔡於胜告诉记者:1月5日早晨,涌潭村一名村民出来放羊,路过涌潭村古墓群发现蔡有阖的古墓被人盗挖了,急忙将情况告诉村民。他知道情况后立即向遵谭镇派出所报案,同时将情况向海口市文物局反映。

  

  昨日,遵谭镇派出所钟警官来到被盗古墓的现场调查。钟警官告诉记者,接到涌潭村村民报案后,他们当天来到现场勘查拍照,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口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蓝科长。蓝科长告诉记者,接到村民反映的情况后,他们1月5日中午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下一步他们将勘查鉴定古墓可能被盗物品的具体情况,同时组织村民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并给予业务指导。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