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邮票绘经典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邮票) 陈全胜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孔子诞辰》《包公》……精美的工笔人物画浓缩为小小的邮票,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艺术珍品,让人们观赏、赞叹,爱不释手。
这些邮票的设计者陈全胜擅工笔人物、写意山水和青花瓷绘。而他的邮票创作则是其审美追求、造型能力、笔墨语言的综合体现,无不凸显出画家不竭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与鲜明的艺术个性。
作家张炜曾评价,陈全胜在创作中追求唯美的意境表现,抑狂放于凝神一瞬,纵幻想于方寸之间。天地鬼神尽收笔底,人马古树齐欢共舞。繁中有简,简中含富。宁静里可闻刀枪鸡鸣,斗室间可感边塞风寒;大历史与小情趣俱在,华丽与朴拙共存。
陈全胜的首套邮票设计要追溯到1986年,当时他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绘制了《三国演义》插画,随后原邮电部总设计师邵柏林特邀他设计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邮票设计并非完成独幅画作般容易,作者在艺术上自由发挥的空间小,还需懂得印刷工艺及规律,稿件筛选和审定更是难上加难。
陈全胜很快掌握了邮票设计的特性,厚积薄发,一气呵成。《三国演义》邮票发行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从那时起,陈全胜陆续创作设计并由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包括《三国演义》系列、《聊斋志异》系列、《孔子诞辰》纪念邮票、《包公》特种邮票等。
将细腻精美的工笔画印成邮票,质地如锦缎,绚丽如丝绒,熠熠生辉,实在是光彩夺目。它们丝毫不因面积的小巧而显得单薄纤弱,相反却是如此的丰腴和富丽。小小的邮票上,令人沉醉的浪漫主义得到了张扬,古典的情愫得到了细致的诠释。
纵观陈全胜所绘的邮票,给人总体的感觉就是“美”,这种“美”均是以真善为主要内容的形式规律的展现,其艺术张力是通过艺术家将创造智慧、才能和力量集中表现在一点上实现的。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陈全胜饱尝清苦,创作《聊斋志异》邮票时,他踏遍破壁残垣、古代村落、荒野蛮地,时常独居山林之中,以激发创作灵感,捕捉画面气息。正是这一近乎痴迷的创作状态才使得《聊斋志异》邮票的画面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布景虚无缥缈,从而达到了亦真亦幻的画面境界。
工细严谨的创作手法是邮票设计的基础。艺术家的匠心与能力,都会在这个过程中纤毫毕现地渗透出来。方寸邮票集于一册,徐徐展开,仿佛打开了一盒晶莹璀璨的宝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