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寿山石人物壁瓶
《咏挂瓶》
“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这是清乾隆皇帝的一首御题诗《咏挂瓶》,所吟之挂瓶以挂于墙壁之上而又称“壁瓶”,如置放在轿内则又有“轿瓶”的称谓,“无碍风尘远路,载将齐鲁芳春。本是大邑雅制,却为武帐嘉宾。”这是乾隆皇帝的另一首御制诗,诗中提到的“武帐嘉宾”,指的就是轿瓶。壁瓶是兴起于明代万历年间、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装饰器物,主要用于家居装饰,器型有葫芦式、瓜棱瓶式、莲花口式、半圆式等多种,最常见的是仿佛纵面剖开的半个花瓶。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壁瓶有如下评介:“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尤其是清代,乾隆皇帝对壁瓶青睐有加,曾多次为壁瓶御笔题诗,导致壁瓶盛行一时,器型众多,尤其以瓷质最多,景德镇御窑、汝窑、官窑等多有烧造。
图为一件清代寿山石人物壁瓶,高27厘米。寿山石材质。式样仿若花瓶之一半,靠壁一面平坦,有孔,利于挂于壁面。正面丰满,口沿外撇。束颈,腹圆下收,半圈足。正面满雕海浪、蕉叶、花卉、人物、亭台、花瓶、云彩、树木、山石、小草等各种纹饰,营造出一片海上仙境的祥瑞场景。只见在一处曲栏环绕的亭台之上,山石之畔,古木参天,地面上植被依稀,草叶点缀,一个硕大的花瓶置放在坡地高处,瓶中枝叶苍翠,鲜花盛开。一位发髻高耸、身着长裙的仙女正在缓步慢行,海风中衣袂飘飞,右手衣袖前伸,左手伸出食指指向前方,闭目向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形象生动,充满动感。仙女身后,是一片浩瀚的大海,天边一轮红日高悬,祥云缭绕,阳光明媚。海浪翻卷,浩淼辽阔。作者加强了对人物的塑造,其比例较之大海、天地、亭台,显得硕大许多,很好地突出了壁瓶纹饰的主题。纹饰依瓶身遍绘,延至两边,自然舒展,令人对瓶身的两侧及背面的风光产生联翩浮想。
寿山石以产自福州东北部的寿山村而得名,具有“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我国古代多用作于雕刻的材料。明清时期朝野上下对寿山石百般青睐,尤其是清代的乾隆、雍正等几位皇帝对寿山石极其钟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