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化自然 图真山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兴堂的山水画作品风格多样,有结构严谨的密丽山水,也有“逸笔草草”的写意之作。有色彩的交响,有水墨的华章,也有色墨的融合。有江边古镇,有深山密林,也有山雨云雾……无论哪种作品都是作者“观化”的结果,即作者用心去体悟自然造化,与大自然对话,与物通神,神与物游的结果。王兴堂常说画画不在于用什么方法而在于怎样去表现,在于对事物的认识。情感是最重要的,感情所使,情感所至,物自然生于笔端。不错,笔是心源的彰显,墨是情感的挥洒,山水画是文人自我人格、情感表现的最佳载体。有了兴堂心中无限绚丽的自然山水,才有王兴堂面貌多样的山水画。王兴堂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北方山水的苍茫浑厚早以随着生长的年轮融到了他的身体里。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他分配到四川美院任教,在那里他领略了巴山蜀水的无穷魅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个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天府之国,是一个生活在云端上的地方,那里有着无与伦比的瑰魅山水风光,一年四季云山雾水,曾给无数的艺术家带来创作的灵感,更孕育了奇异的巴渝文化:神秘、火热、逍遥、狂野。王兴堂在四川美院任教期间,非常迷恋这里的风土人情,曾无数次下乡写生、考察,创作了很多非常好的作品。他那些厚密湿润很有个人特色的写生作品都是在那期间画的。回到北方后,王兴堂有了很强的四川情结,常常回忆着自己如何漫步在那烟雨弥漫的山路上,路上的风光是如何的妙不可言。于是他创作了一些水墨氤氲山水画作品以寄托自己对那方神秘热土的思念。同时,北方山水的博大雄浑也不断震撼着作者的心灵,促使他去创作新的山水作品。王兴堂的作品是实实在在源于自然,表达起来又是自由自在、毫无造作牵强附会之感的。作品无论是偏向传统的,还是偏向现代的,无不信手拈来,娓娓道出,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一笔一划,一草一木间透出一股静谧的文人气息,用笔用墨生动活泼,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让人感觉到一颗跃动着的忘情于山水间的心灵,心随云雾变幻,又随流水悠悠,悠哉乐哉。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瞬息万变、人心浮躁、艺术花样不断翻新的社会里,作者这样执着于古典式的“意”与“境”的追求,实在是难能可贵。

  早在刘宋时期,宗炳就涂抹山水张贴于墙上,每日卧游之以了却自己的山林丘壑之好,并以此来澄怀观道,这就是山水画最初的渊源。也正是出于这样的与山水言、为山水图真、为山水传精神、以山水来寄托情感的原因,山水画才得以兴旺发达,弥久而不衰。王兴堂的山水画作品具有传统山水画这种功能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爱好与思念,另一方面它也彰显了作者的林泉精神。林泉精神几乎是中国文人固有的一种文化情结,它梦幻般溶解在中国文人的血液中,把人引到一种虚无飘渺的理想状态里。相对于现实的社会也许它太虚渺、太理想化了,可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都是那些虚幻理想的东西在引导着人类的脚步不断向前向前。“道”是林泉精神的核心,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没有不参禅问道的。“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恍兮,惚兮”,不可言传,但它却无时无处不在,它在孩子的笑脸上,它在含苞的枝头上,它在流水飞云间……它就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力量,它具体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中国的艺术把它视为艺术品的生命,有了它作品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否则就形同枯木灰焦。好的中国画作品的形式是带有这种生命力的形式,决不是纯粹的符号化的东西。山水画是体现这种“道”的最好载体。因此,评价一幅山水画作品的好坏首先看它在意境上、笔墨上是否体现了这种运动着的“道”,即是否具有生命的张力。我认为王兴堂的山水作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与作者不断地“师造化”是分不开,也与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紧密相连。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画,三分画里,七分画外。”画中国画人品与学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山水画,它所凝结的是文人的情怀。没有丰厚的国学修养,没有其他姊妹艺术的滋养,艺术道路是不会长久的。王兴堂早在读大学时就知道这一点,在中央美院诸多老师的帮助下,他读了大量文学、美学、哲学方面的书刊。从诗词、散曲、禅宗等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大量营养,使其作品在上学期间就显得很老到成熟。毕业后,他保持着读书的好习惯,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是好书他都想读。读书读多了,偶尔也既兴写点心得、做首现代诗,也另有一番滋味。对于书法和篆刻王兴堂情有独钟,尤其是对待书法,他孜孜不倦,几乎是达到狂热的程度。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揣摸贴满了墙的书法作品,然后一跃而起直奔画案开始写字。一天到晚不停地写,写了挂,挂了撕,撕了再写。进到他的画室,到处是字画,铺天盖地,那架式很是震人。王兴堂在文史哲方面的修养和他对书法、篆刻艺术的探究,自然会显露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使其作品充溢着浓浓的文人气息,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这一点表现在年青画家身上也是很可贵的。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