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淡忘的 白石山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齐白石 四季山水十二条屏之一白高天下 138×62cm 1932年 轴 纸本设色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在齐白石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主要地位且传颂度高,实际上其山水画比花鸟画,更早成熟、更早形成自家面貌。7月21日,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十家国内重量级文博单位及艺术机构,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了“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专题展览,广大观众可在一天内遍览齐白石经典山水。
  
  据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介绍,北京画院在建馆之初,按照齐白石的不同题材,列了十个专题,做了十年的展览陈列;从2015年开始,开启了对齐白石专题作品的第二轮系统梳理,前两年已策划了草虫和书法专题。今年的定位是北京画院山水年,无论是古代书画展,还是画家的重点推陈,都定位在山水,借此今年来做齐白石的山水画专题。
  
  相较花鸟画,齐白石的山水一度不被时人理解甚至还遭受不少非议。他曾自题“余画山水,时流诽之,使余几绝笔。”
  
  的确,在倡导“四王”画风的晚清时期,传统山水画讲究“皴擦点染”,临摹古人。而齐白石的山水画面却总是寥寥数笔,简约稚拙,在当时画坛是个异类,甚至被人讥为“野狐禅”。这也是导致今天齐白石的山水画体量较少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山水画之于齐白石,却是他艺术生涯演变的重要脉络与见证,更具有革新性和创造力。
  
  在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看来,齐白石的山水画在其绘画品类中是格调最高的一种。他说,“齐白石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方法,比较另类。吴昌硕在1920年为齐白石手书的润格(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中,清楚地写着:山水加倍。对于山水,他还是很自信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两套《山水十二条屏》,都是给他最重要的友人,一位是恩人、救他命的大夫陈子林,一位是他的大赞助商王缵绪。”
  
  薛良亦表示,齐白石的山水走得太超前了,也因此不被世人所认可和理解。“恰恰是他的独创山水,无论从题材还是构图上,都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边界。如果说他的人物、花鸟,还有本可依,那么其山水更多的是从自然景观中的直接感受。”
  
  此次展览共展出齐白石山水画作逾160件套,在炎炎夏日里为全国观众提供一处“游山玩水”的好去处,展览将持续至9月23日。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