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六旬老人30余年捐献500余件文物给国家
2018-07-27 15:57:05 来源:成都商报 已浏览次

26日,周学明又从家里找出几件文物
在西昌市西郊乡长安村钟官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六旬老翁,很多村民叫不出他的名字,但是都称他为“周考古”。
实际上,他叫周学明,一位地道的农民,今年已经66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偶然遇见凉山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考古,遂与文物结缘。后来,他跟随着考古人员,到凉山州各县市开展地方文物调查,学到了很多文物考古知识,并掌握了娴熟的拓片技术。
因为热爱,周学明还痴迷于民间文物收集,并且将这些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1986年,他第一次捐献27件文物给四川省博物馆(现为四川博物院),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里,他先后捐献500余件文物给国家级、省级、州市的文物管理部门,为了鼓励他保护文物、捐献文物的行为,文物部门给予了一定的奖励。
7月20日,周学明再次将收集的18件文物捐献给西昌市文物管理所(以下简称文管所),经过考古人员鉴定,其中一套大理国时期的火葬陶罐十分珍贵。
着迷考古 在考古队里当“临时工”
周学明最近一次捐献文物,是在7月20日,他事前已经给西昌市文管所打去了电话,表示愿意无偿捐献自己收集的文物。
说起这次捐赠的原因,周学明笑着说,“我是真心喜欢这些文物,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是我觉得捐献给文管所,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他表示,他家的房屋即将拆迁,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保护这些文物有些力不从心。因此,他想给这些文物找一个好的归宿。
7月20日,原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副研究员张正宁,与西昌市文管所副所长姜先杰一行,来到西郊乡长安村钟官坡,将周学明捐赠的18件文物征集回西昌市文管所。经鉴定,其中一套火葬陶罐十分珍贵,系出自大理国时期的文物。
今年66岁的周学明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后在西昌的水泥厂工作。1970年左右,一次偶然,他看见凉山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搞发掘,“我当时看了大半天,就觉得很有意思,完全着迷了。”
有一次,凉山州博物馆到钟官坡考古,需要民工,周学明就给他们打杂,因为做事踏实肯下力,后来凉山州博物馆、西昌文管部门有事就经常请他去帮忙,成了一名“临时工”。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周学明跟随凉山州博物馆黄承宗教授等开展地方文物调查,也跟着考古队,参与了发掘西昌大石墓、汉墓等,搬运古碑古砖,他也慢慢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和考古知识。看到周学明好学,黄承宗教授就经常指点他,还教他掌握了拓碑技术。因这一技之长,博物馆请他去拓片,北京、成都、大理、凉山的多家文管部门收集有他送去的拓片,为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图书馆等提供过拓片资料。
四川西昌泸山的地震碑林,是中国四大碑林之一,上世纪80年代,周学明曾为凉山州博物馆拓印西昌地震碑林上百通碑刻,“我还记得在西昌泸山拓印地震碑林,一干就是半个多月。”
收集文物
30余年捐献500余件给国家
因为热爱,周学明还痴迷于民间文物收集。“我主要是在西昌及周边,收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周学明说,如果是有价值的文物,别人又不愿意给,他也愿意出钱买或拿物品换。不过,收集民间文物,他并不是个人收藏或卖钱,而是将这些文物都捐献给了国家。
第一次捐赠文物在1986年12月20日,周学明回忆,当时博物馆给了他几百元奖励,后来他又花在收集文物上了。1989年,周学明将收集的81件文物捐献给西昌市文管所,原西昌市文管所所长张正宁是接收人。
这些年来,周学明痴迷收集文物,也曾遭到妻子的反对。“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有时卖米、借钱,都在搞文物收集,我一开始反对,后来也支持了,也算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三十多来,周学明向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原四川省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凉山州博物馆、西昌市文管所等文物管理部门捐赠文物500余件。周学明表示,“文物捐给国家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也可以发挥它们的价值。”
不求回报
“我们都很赞赏,也很感动”
西昌市文管所副所长姜先杰,也是周学明28年的老朋友。姜先杰表示,从1990年刚到西昌文管所参加工作时,就认识了周学明,“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他这个人就喜欢收集文物,完全是一种爱好,从不图钱、不求回报。”
在业内,有人称周学明是西昌“民间考古”第一人。“他参与多次考古发掘,具备一定的考古专业知识。”姜先杰表示,周学明捐赠的文物主要有石器、陶罐、碑文等,这些文物年代跨度很大,“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26日,周学明又从家里的角落里,找出了几件文物,他幽默地说,“这是前两天才找到的,都是些漏网之鱼。”姜先杰看了之后,初步判断有东周时期的陶罐,还有清代的马鞍、铠甲等。在听了姜先杰的介绍后,周学明笑着说,“你们觉得有价值,都可以拿去,不要钱!”
“这种保护文物、捐赠文物的行为,值得鼓励和推崇,我们都很赞赏,也很感动。”姜先杰介绍,针对7月20日的这次捐赠,西昌市文管所将再次对周学明进行表彰奖励,“我们会按照我国的《文物管理保护法》规定,给予他一定的物质奖励。”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