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区域首次发现汉代商用房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新社成都7月26日电 (岳依桐 吴嶒)记者26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五津镇的桥津上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座汉代商旅性质的房屋遗址,为成都平原区域首次发现此类型汉代房址。

  

  据介绍,由于该区域地势平坦、地理环境优越,因此自汉代以来一直有居民活动,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直至近现代的丰富遗迹。

  

  桥津上街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杨洋介绍,汉代遗迹为此次发掘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发现。遗址主体时代为西汉时期,发现有当时的典型陶器如釜形鼎、折腹钵、釜、瓮、凸棱纹盆、甑、卷云纹瓦当、菱形花纹砖等。

  

  杨洋表示,从目前出土的汉代遗迹和遗物来看,桥津上街遗址应为一处较大规模的汉代聚落,等级与“乡里”(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相匹配。汉代乡村遗址在中国并不多见,此遗址的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汉代基层聚落不可多得的资料。其中F7房址的意义尤为突出。

  

  据了解,F7房址面积约为150平方米,方向为北偏东约45度,门道处有卵石堆积,房址西侧一边发现有卵石砌筑包边的挡墙,排水设施由西北通向东南方向的古河床。房址内发现有三面用筒瓦围起的排水设施和陶灶等,周围还散落有几百件折腹钵、罐、釜等生活用器,另发现有少量纺轮和半两、五铢铜钱。

  

  杨洋告诉记者,一般汉代家庭生活用器的数量最多仅有几十件,如此大量的器具被集中发现,可见该房址并非民用。同时,房址内还发现了大量生火残留的灰烬堆积,分布面积达7至8平方米,远远超出普通家庭的用量,再结合房址内发现的厨房用陶灶,可以基本确定该房址为商用,或为当时的“饭店”。(完)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