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奇迹竟是这样创造的?
2018-07-25 15:25:51 已浏览次
1951年2月11日,刘伯承、陈毅受毛泽东主席委托,向尤金作了介绍。陈毅概括说明淮海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战略判断错误,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同他决战。二是我们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靠夜战近战,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战役进程很艰苦,好比钝刀切脖颈,不能一下把敌人歼灭,战斗中靠战士们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来完成战略战役的正确决定。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战役中敌军内部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方面,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策略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总之,这是毛主席军事思想成功的范例。”

淮海战役
从国民党军方面来说,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战争的性质外,粟裕曾从战役决策和指挥方面分析说:蒋介石这个人很“小气”,他有一个怪脾气,你要他一点,他连半点也不给你,如果你拿下了他大的呢,他连小的也不要了。这次淮海战役,他又很小气。开始舍不得丢四十四军,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连云港撤来的四十四军,结果,黄百韬陷入重围。黄百韬陷入重围以后,他又舍不得丢黄百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结果,黄百韬没有得救,黄维又被包围了。他又让杜聿明来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有得救,又丢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

淮海战役
对徐蚌会战的惨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总结道:“此次作战,战略之失败多于战术,战术之失败多于战斗。”他还具体地列举13项失策与失误,其要点是:“对进退大计,迟疑不定,结果是临时应战,而不是有计划、有准备的会战,致形成我方兵力及态势上的劣势”;“顾虑长江与淮河之防务,结果处处顾虑,处处薄弱,致分散决战方面之兵力。

淮海战役
而最后会战失败,长江与淮河亦不能守”;“战区间协同不良,兵力转用欠灵活,致使黄维兵团未能及早兼程东进,参加作战,失去战机”;“杜聿明放弃徐州根据地,而作旋回运动,本属冒险,竞不能发挥勇敢果决的精神,以迅速的行动击破‘匪军’,致陷全军于危殆”;“各部队长个人相互间,平时在精神上有隔阂,战时在支援上复不易协同,致虽有大军,亦难发挥最大统合战力。”国民党军统帅部战后也检讨说:徐蚌会战“失败之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仍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力保持,战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均有重大错失。”
责任编辑:小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