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箫个展“尘境”亮相武侯祠美术馆
2018年7月15日下午,“尘境——吴一箫个展”在武侯祠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为青年油画家吴一箫首次个展,共展出其近年精选油画、速写作品30余件。
展览海报
艺术家吴一箫
吴一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曾入选“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等多个国家、省市级展览,并参与创作“中华文明五千年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等,作品为多家机构收藏。
展览现场
对于吴一箫的创作,何禹珩在文章《浪迹与探索——试读吴一箫油画作品》中谈到:纵观吴一箫目前所呈现的作品,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历史题材、风景、乡土与女性。历史题材的作品可以体现他作为一名青年艺术家对于社会与传承的责任感,而后三类题材则更多的体现了其个人兴趣与艺术创作审美倾向。如大多青年一样,吴一箫也喜欢旅行,但他旅行的方式通常是独身出行,长途自驾,在旅途中,与自己相处,与经历对话。风景画不只是一种题材,而是一种精神归宿,是于画面实现自我的一个通道。以学院派成熟的绘画体系,很容易绘制出近乎“完美”的风景,但越是完美的实践规则,则越容易消解个性,但吴一箫的风景作品却在这样的基础上生发。他在旅途中去发现自我,在风景中去实现自我,由此他的风景作品带着富含个人情绪思考的浓郁感情。吴一箫的乡土人物题材作品,也源于他在不断行走中所感受到的泥土的质朴,他笔下的乡土人物,呈现的不是复杂的光影、严谨的构图、戏剧性的冲突,而是真实的力量。他为这些普通人造像,没有带着悲悯也没有刻意使其高大,在那些黝黑的肌肤下,堆叠的皱纹里,是泥土的积淀,生活的雕琢。这些对象,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他们都是普通人,有温度、有缺陷、有生活的普通人。而他的女性题材作品则显得更为浪漫与唯美一些,在女性题材的作品中他的挥洒更为自由随性,由女性本身或高雅或单纯或明媚的美感之中进一步深化,融入更多主观性的理解,进行多样形式的阐释。不论哪一种题材,从手法上来看,吴一箫都颇为娴熟的展示了他深厚的学院功底。这样的学院传统,是自西方学院派引导追求的艺术至上与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需求相结合所产生的,是几十年来的“正统”。这种“学院”的功底在当下来看或许有些“过时”,这种倾向在学院中也成为了一种正在逐渐被突破与转圜的“传统”。但正如其自己所说,既然身在学院,为什么不学好学院的东西,为什么不把握好这些传统呢?技法永远是表达的手段,“学到手再变”这是一种不论在何种创作技艺模式中都行之有效的方式。
吴一箫 《橄榄树》 布面油画 50x40cm 2018年
吴一箫 《暴风雨前》 纸板油画 13x18cm 2018年
吴一箫《蕤》 布面油画 40x30cm 2018年
吴一箫 《航》 布面油画 40x50cm 2018年
责任编辑:小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