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花鸟 烂漫乐章
2018-07-19 15:01:3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已浏览次

飘香季节(国画) 179×283厘米 2005年 柯桐枝
现在,花鸟画家的审美取向日趋多元,不少人一改传统花鸟画折枝取景或小视域取材,或者视花鸟物象为象征性符号的“移情论”创作倾向大胆地把花鸟置于与山水同等高度的照观体系,充分感受花鸟本体的勃勃生机与丰富姿态,直接表现它们的气质与神韵。柯桐枝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柯桐枝完全摆脱了传统花鸟画家的写生与创作模式,更接近于山水画家的体悟状态。他并不满足于一枝一叶的细心观摩,洞察它们的物态“常理”,而是深入山林水泽、热带雨林去观察、体悟自然的博大。在这里,百花盛开,雨露滋润,朝晖夕阴,四时转换,飞翎栖羽,生息其间。这里不是人工圈养,也不是园丁栽培,完全是万物自然生长的原生态。画家只是以访客的身份来欣赏花鸟的生存空间,自然的生态完全不受人为的摆弄。在这里,花鸟是主体、画家是客人,这种场景和角色的转换必然导致花鸟主体气场的张扬,画家感受和表现的不必再是摆弄的“模特”,是花鸟本身的生命与气质。这种体察与写生的方式完全超越了折枝花和盆栽花的视野与空间,因而获得的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他的花鸟画作品中,看不到传统花鸟画的微观场景与雅逸情怀,而能感受到花鸟本体的勃勃生机和自由精神。柯桐枝把花鸟作为主体并置于原生态环境的艺术追求,直接开拓了花鸟画美学意义层面的价值取向,弥补了花鸟画审美趣味的一个短板。
第一次接触柯桐枝的花鸟画作品,会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灿烂的色彩、勃勃的生机、辽阔的空间、繁复的题材......,就像久坐斗室突然推开窗户,外面一片春光,风和日丽,百花盛开,花香鸟语,欢快明丽。传统花鸟画的雅逸之风被绚烂的生机所覆盖,浅斟低酌的逍遥被欢歌笑语所取代,这一种视觉的突变与情调的演绎取决于柯桐枝审美趣味的主动选择,得益于他不拘一格的语言创新。
柯桐枝作画时充满着一股暴风骤雨般的激情,笔走龙蛇,墨吞云雾,时而阔笔横扫,时而中锋勾勒,抑扬顿挫、笔尖游离,笔墨宛如一曲跳动的乐章,记录着时空转换的轨迹。泼墨流彩,酣畅淋漓。看不出凝神静气的冥想,也没有反复推敲的构思,信手拈来,随心所欲。作画过程的洒脱与恣纵,并不妨碍他绘画语言的精到与丰富,而恰恰是他的率性而为,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传统的各种笔法与墨法,是他以资借鉴和参照的一个部分。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柯桐枝从来不拘常法,水彩、水粉、丙烯等西方绘画材料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只要表现所需就能被使用。不仅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语言体系,也使画面效果耳目一新。
柯桐枝将抒写自然造化之美提升到画面的主体高度,完全不同于绘画早期的叙事性表达,而是画家的主动选择和时代气质的展现。他的这种大场景、大空间、大环境以及注重色彩、注重气势、注重客体的“大花鸟”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同时,也为艺术欣赏和批评提出了新的思考。(作者为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文有删节)
责任编辑:小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