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秘闻 近8年7000余箱文物藏峨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抗战期间,为保护故宫文物,故宫博物院近两万箱文物辗转南迁。其中在当时的四川省乐山县和峨眉县存放时间最长、存放数量最多——16618箱文物安全存放近8年(其中乐山安谷乡存放9331箱,峨眉县存放7287箱)。从1939年到1946年,当地老百姓在专家指导下出人出力,全力护佑故宫文物。
  
  当年南迁时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主任欧阳道达的儿子欧阳定武曾著文介绍: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淞沪战役”打响,南京也面临战火,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将南迁文物紧急分为南、中、北三路向黔、湘、川、陕腹地疏散转移。
  
  其中,1937年11月20日起,北路文物从南京起运,装火车分三批经徐州、郑州至宝鸡;1938年3月,改迁汉中,车队冒雪翻越秦岭,抵达汉中,文物存放于邻近机场的大庙里;1939年2月,开始向四川转移。
  
  这批文物在成都的储存地点是成都东门的大慈寺,这是由马衡院长亲自选定的。不久日机轰炸成都,原国民政府行政院电令:“存成都文物,限在1939年5月底以前,全部运离成都。另选妥当地点储存。”最后勘定在峨眉县城外大佛寺、武庙两处存放。
  
  据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郑欣淼的《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记载:1939年7月,7000多箱文物运抵峨眉,起初分别存储于大佛寺和西门外武庙两处,同时成立了北平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设在武庙。1942年初,因考虑大佛寺目标较大,易被敌机发现,加之与民房毗连,容易失火,遂决定将文物分储于武庙和南门外的土主祠、许祠三处,直到抗战结束。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