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用“新方法”连接“新公众”

  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正式开幕。此外,故宫也呼应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的主题,推出纪录片《故宫新事》第二集,并发布了《紫禁城祥瑞PRO》与“玩转故宫”微信小程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明上河图3.0》基于故宫博物院藏国宝级文物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挖掘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等多种高科技互动艺术,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记者在现场看到,展馆约1600平米,共有《清明上河图》巨幅互动长卷、孙羊店沉浸剧场、虹桥球幕影院三个展厅,以及一个北宋人文空间,从各种维度营造观展的沉浸感和互动性,呈现了北宋的人文生活图景。
  
  故宫博物院去年推出的纪录片《故宫新事》聚焦启动于2016的“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带领观众通过镜头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以游客身份所不能到达,甚至根本就看不到的角落。当日发布的《故宫新事》第二集将目光聚焦“古建把脉”,展现并讲述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对于养心殿建筑群的现场勘察与后续研究,包括裱糊、油饰彩画、墙地面体、环境监测、瓦顶、琉璃构件、大木、装修八大门类的工作内容,让观众得以一窥古建筑修缮丰富的技术门类与传统工艺细节。
  
  此外,继推出一系列精品App后,故宫博物院持续应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与体验,特别推出“玩转故宫”小程序,以轻应用玩转“大故宫”,以“新方法”连接“新公众”。这款“玩转故宫”小程序将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科技结合,呈现给公众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故宫博物院。同时故宫博物院还推出《紫禁城祥瑞PRO》应用程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在当今超级互联的世界里,社会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博物馆也必然融入这一潮流。一座博物馆要想向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打开尘封的历史,解读经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动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来加以表达。“以前总是认为进了紫禁城才算来了故宫,但观众在故宫的时间是有限的,故宫的承载量也是有限的,现在用影像的、网络的、科技的手段,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手段和新的科技方式寻找新观众。”单霁翔说。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