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亮相故宫
7月17日,由故宫博物院与北京画院合作举办的“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在故宫午门和西雁翅楼展厅开幕。展览从两家机构珍藏的齐白石作品中精选出200余件绘画、篆刻、文献,以“天道酬勤”“扶梦还乡”“老当益壮”“白石篆字”4个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老人勤勉艰辛的探索,心系故土的乡愁,老而不颓的豪情,刀锋印痕的心相。
展厅4
此次展览与北京画院美术馆的“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蕴之二”展览(展期为7月20日至9月23日)双展交辉,共同掀起一场关于齐白石的艺术热潮。展览时间上,午门展厅部分将持续到8月12日,西雁翅楼展厅部分将持续到10月8日。
情平福来
齐白石一生作画,巧夺天趣,融人生智慧于其中。他生于乱世,向往太平,晚年常喜以“清平福来”为题,画老翁持瓶,蝙蝠展翅,来传达自己对安定、祥和生活的期许。
大利图
展览展出了齐白石获得的“国际和平奖”证书与奖章、“人民艺术家”奖状等珍贵文献,白石老人与周总理的合影等历史照片,还有画家为毛主席创作的《益寿延年》,为祈愿世界和平创作的《和平》《清平福来》等作品,呈现了老人荣誉满载的一生,以及他对“和平”一词的深刻理解。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可在展厅看到毕加索与齐白石两位大师创作的和平鸽,体会中西绘画的异同。
齐白石刻有一方印章,名为“要知天道酬勤”。这既是他对自己的劝勉,也是他成功的“秘笈”。关于齐白石的勤奋,或许可以从本次展出作品的题跋中读出些许意味,“昨日大风,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足之,不教一日闲过也。(《南瓜》题跋)”据他的学生回忆,齐白石一生作画不歇,仅有两日辍笔,一日乃其母过世,一日便是这大风之日。众人皆知白石老人擅长画虾,却不知他为了画好虾游走时的神态,花费了多少心力。为此,展览特别挑选出齐白石不同时期画虾的变化,观众可以从中体味画家创作时的良苦用心。
印章
古人云,“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齐白石确属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之人,暮年的他犹爱“老当益壮”这一题材,立志老而不颓,衰而不废。他画《鲤鱼争变化》表现力争上游,不画鱼而绘青蛙,以蝌蚪变青蛙暗喻鲤鱼跃龙门化身为龙,妙趣横生。他画《寿桃》,寓民间吉祥于文人意趣,用笔老辣,敷色厚重,将金石入画的拙味与喜闻乐见的通俗结合得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鲤鱼争变化
白石老人自号“三百石印富翁”,但其治印数量绝非仅仅如此。北京画院从收藏的三百方印石中挑选了102方用以呈现“白石篆字”的成就。他刻“大匠之门”不忘自己木匠出身,以匠人精神淬炼心性,终其一生成就艺路。他刻“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年登耄耋仍自食其力,不肯过坐享其成的安逸生活。这些印文就像是齐白石内心的写照,带着观众一步步走进他的艺术。
据策展人介绍,1954年,在故宫承乾宫曾举办过“齐白石绘画展览会”,轰动一时。时隔64年,已逾半个多世纪,相信此次展览也会吸引众多齐白石艺术的爱好者,共享绘事盛典。(光明融媒记者李韵)返回光明网首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