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聪《雨中少女》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雨中少女(国画)52×46.5厘米 上世纪80年代  周思聪 上海中国画院藏

  原标题:《雨中少女》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主要以现实主义题材居多,从纪实性的人物群像画探索逐渐转向以人物为客体、笔墨语言为主体的笔墨传神之路,将主题绘画中的人文关怀不断升华。到了80年代,现代水墨人物画对笔墨语言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传统中国画笔墨精神拓展的实践也日趋成熟,从周思聪先生的水墨人物画中,便可识得一二。

  

  观读周思聪先生这幅画中的章法立意,内容上形浅浅而意悠远。此画绘绿水明秋,有芰荷莲叶,无娇花喁喁,采莲少女扶箬笠回眸顾盼,神色温柔而坚定,于藕叶间半身浸渐隐入。从布局上看,人物和环境宾主相扶、虚实互参;混沌隐现中,作为画面主体的人物形象具体而落实,头发的深色墨块、五官神态的勾勒、大笔铺开的花青上衣、留白的衣领与衣袖与虚淡润泽的荷叶,形成了线与面、黑与白、虚与实互为相间的节奏韵律感。以短促轻巧的线条提醒人物的主要动态结构,不仅使一位娇羞的少女形象跃然画中,而且使得人物与荷叶在统一的笔墨语言下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整体,仿佛令我们看到这位少女寻常普通装束下饱满情感的内心。

  

  该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正是在那个时期,周思聪的创作由反映历史性题材的《矿工图》系列转向了彝族女子系列与荷花系列。看似是题材与内容的转变,实则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对自我内心的重新审视和对追求纯粹艺术的自觉。周思聪先生将传统花鸟画的笔墨处理方式引入人物画创作中,以传统笔墨寄情,寻求画面形式内容与内在情感的高度统一。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