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器之首,流光溢彩——琉璃名称的传说

  一说到琉璃,
  
  首先就会想到其瑰丽的外表下蕴藏着传奇的色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琉璃,
  
  带着些通透的色彩,
  
  恍然如美玉。
  
  中国文人心中的玉质、玉德
  
  一直影响东方美学至今。
  
  宋人欧阳修诗云:
  
  “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可见一盏琉璃器
  
  如倒空碧浸、寒溪衔水,
  
  静静地驻足在文人的生命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琉璃,
  
  亦作“瑠璃”,
  
  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之首、
  
  佛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之一。
  
  据《明制》记载,
  
  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琉璃,
  
  要四品以上才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古代最早制造琉璃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
  
  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
  
  经过提炼加工后制成琉璃。
  
  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
  
  古人称之为“五色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到了汉代,
  
  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
  
  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手中,
  
  一直秘不外传。
  
  由于民间很难得到,
  
  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传说故事
  
  传说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
  
  熔炼间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物质,
  
  仿佛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结果,
  
  于是将其随剑一起敬献给越王。
  
  越王感念其铸剑之功,
  
  原物赐还,
  
  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此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
  
  将“蠡”制造成精美的首饰,
  
  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
  
  同年战事起,
  
  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
  
  离别时将“蠡”送还。
  
  相传,
  
  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
  
  至今还可以看见西施眼泪在其中流动
  
  (琉璃的光泽和气泡流动)。
  
  “流蠡”(琉璃)之称,由此而来。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