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探究:商人从何处来?
2018-07-16 12:14:43 来源:团结出版社 已浏览次
经商,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件极其荣誉的事情;商人,是一个能让人充分肯定其价值的职业。随着商业社会的到来,不仅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投入商海,就连很多在仕途上已经一帆风顺的官员,也纷纷辞职从商,希望一展本领。
可是,今天这个为人们津津乐道、充满向往的职业,在春秋战国时期却让人唯恐避之不及。
在那个年代,商人被人们认作低人三等、不懂礼仪,低劣到几乎近于罪犯、农奴的人。
在那个年代,商人连衣着式样,也有被视为卑贱的特别规定。
在那个时代,商人再富有,在家也不得拥有豪宅,出外也不能乘坐高车驷马。
据传说,商人这个名词的由来,本身就是一件让人颇为感慨的事情。

据说,商朝末年,建立了商朝的殷商部族很善于买卖,他们常到毗邻周族的地区去做买卖。久而久之,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就是商人。后来,周武王灭商,殷商遗民的政治地位从此一去不再复返,他们便更多地投身到商业活动中去。由此,周人便习惯地用“商人”这个名称去称呼做买卖的人。这种称呼,本身就充满了不屑与鄙视的口吻。因歧视被征服了的商人遗族,所以连累进而歧视到当时所有从事买卖活动的商人,这倒算得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说法。
商业和商人,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一向受到鄙视,但是,它们却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趋于繁荣的标志。

古刀币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过去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数量增多,出现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商人,如范蠡、子贡、白圭等。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当时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方向。商业与商人,在政府的高压与排斥的政策下,仍然是步履维艰。
当时各国,都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极力压抑商人的地位,将“农、战”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商人再富,也不能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并且为社会所不齿。
在当时,有本事的人都力求参与国家的政治事务,得到一个名实相归的政治地位。
据说,姜子牙贫困时,曾负贩于商都朝歌;管仲与他的好友鲍叔牙也曾合伙做过买卖,不过,这是他们在进入仕途前为生活困窘一时的被迫所为,未必是他们真志。

丝绸之路

古代生产食盐场景
历史进入到战国时期,人们的这种轻商重农观念仍然变化不大。
以苏秦为例,他家境贫穷,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处境,他曾经到齐拜鬼谷子为老师,希望能够学有所长,学能所用。离开鬼谷子后, 他到各诸侯国进行游说,但很不成功。回到家后,亲人们对他不理不睬, 冷嘲热讽。
后来,苏秦不改其志,头悬梁,锥刺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游说成功, 取得了山东六国的相位。回到家中,家人态度立刻就发生了大变化, 对苏秦恭敬有加。苏秦不解:“何前倨而后恭也?”他的嫂子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听了这个回答,也忍不住地一番感慨:“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 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
这里,苏秦嫂子的“位尊而多金”的回答,何其实在!
这里,苏秦感慨的“富贵”,何其实在!?

清明上河图
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将商业活动视为不法; 将商人的政治、社会地位打入另册。这种歧视商人的政策长期以来,已经转化为人们脑海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压得商人们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他们是富而不贵,虽然有钱,但是社会政治地位很低,尽管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其价值不被人们所承认。要想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就应当向苏秦等人那样去搞政治、去做官。有了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也就会随之而来,就会达到让人们尊敬羡慕“位尊而多金”的目的。
责任编辑:小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