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趋势和挑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面将介绍科技类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趋势

  1、STEM教育和创客活动的快速引入

  在过去几年发布的美国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均位列即将普及的发展趋势之一。在2016年最新发布的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中,创客空间已成为最快将普及进入场馆中的技术手段。①

  美国越来越多的科技类博物馆正设法把创客和STEM整合到自己的教育体系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自2013年起先后资助了旧金山探索馆、明尼苏达科学馆、纽约科学馆等场馆进行有关创客活动对STEM学习的影响研究。美国博物馆及图书馆服务中心(IMLS)也在近几年资助了匹兹堡儿童博物馆、纽约科学馆、俄勒冈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等开展创客的教育项目。与此同时,我国基础教育也正在快速引入开源硬件、3D打印、STEM课程等内容。②

  在此背景下,国内科技类博物馆也纷纷打造创客空间,引入相关的教育项目。目前科技类博物馆实现创客和STEM教育的途径主要是:

  通过已建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2. 新建创客空间,比如浙江省科技馆“AST Space”,广东科学中心筹建“广东创客中心”;

  3. 引入高校、地方创客资源开展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STEM教育和创客活动也不是简单的3D打印、激光切割、开源硬件等设备的堆砌。

  相应的教学方式也需要作出改变。STEM教育既强调跨学科内容间的整合,也强调科学探究方法和工程思维的使用。

  在对“科技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项目的分析中发现,目前对STEM教育的理解主要集中于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包含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还未产生相应的改变。

  从国外的案例和课程标准中可以发现,STEM的核心是工程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结合,创客教育是把设计和制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馆朱幼文研究员将科技类博物馆中STEM教育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③,对科技类博物馆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 加深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

  从国内外馆校结合的研究文献看,教育效果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博物馆的认知和对博物馆藏品展品的了解。即使博物馆设计了学习单和课程,也需要教师的配合。因此,博物馆提供教师培训就变得迫切。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教师对博物馆教育的认知和配合直接影响博物馆的教育效果。相关的研究表明,吸引教师利用博物馆的因素主要是展品藏品与学校课程的匹配,而影响中小学教师使用博物馆开展教学的是对博物馆的展品藏品不够熟悉,不知道如何在博物馆中引导学生,开展教学。④

  对于场馆已经设计有学习单的,教师也未必有意识地使用。从教师知识框架看,主要缺乏的是博物馆的教学法知识。

  因此,博物馆有必要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技巧、熟悉馆藏展品,利用博物馆方式的培训。

  目前,国内博物馆专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培训的教育项目还比较少。中国科技馆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参观前的培训,以提高后续学校团体参观的针对性和参观效果。

  郑州科技馆自2007年起,与郑州师院合作,承担对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教师的培训任务。通过专家讲座、场馆介绍、自由参观和科学课观摩,使中小学教师了解利用科技馆资源和开展科技馆教育的方式,进而建立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

  3. 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合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类博物馆在数量上快速增加,但规模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地区分布还不均衡。受限于所在城市没有科技馆资源无法开展活动,或者科技馆离所在学校距离太远、有安全隐患以及到馆参观的经费问题,科技馆与学校开展馆校结合活动虽然数量在增加,但仍然不能遍及每一所学校。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帮助延伸和拓展博物馆的科普范围,比如虚拟参观配上网络资源。

  目前,科技类博物馆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技术手段开展活动。

  (1)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

  人们如今使用最多的社交工具是微信、微博。通过订阅的方式来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已成为一种习惯。国内的科技类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利用这些社交媒介能更好地进行科学传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90.5%的场馆开设有微信公众号或官方微博。在微信和微博上,场馆主要发布新闻动态、展项信息、科普小文章。特别是结合新闻热点、突发事件展开的科普文章能获得比较多的阅读量。小部分公众号还提供有咨询功能,增加了大众与科普传播者的联系。

  (2)网络课程。

  国外知名博物馆较早的在其网站、博客或YouTube频道上提供网络教学内容。近五年,更是纷纷在慕课的大潮下开展网络教学。比如纽约当代艺术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旧金山探索馆等都在Coursera等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这些课程既有面向一般公众、科学爱好者的,更多的是面向教育工作者。这些课程更加成体系、专题性强,除了微视频,还提供完整的阅读材料和学习任务,能帮助中小学教师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学习将博物馆应用于教学的方法。

  在我们调查的科技类博物馆中,有10.8%的场馆建设有在线视频或网络课程。比如:国内郑州科学技术馆的魅力科学课堂、重庆科技馆的科普视频、北京天文馆的科普讲座视频,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上的慕课科普学院等。

  (3)APP。

  移动时代背景下,手机、平板已成为重要的学习工具。中小学已经开始倡导BYOD(Bring You Own Device)模式,将个人的设备作为学习工具带入课堂。博物馆是一个天然的BYOD场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开发APP来提供更多的服务(见表4)。除了展品导览、信息查询等常规功能,全景游览、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正被整合到应用程序中,为参观者提供技术增强的体验。

  (二)挑战

  1、教育效果的评估

  评估是教育活动实施中重要的一环。但在我们对国内74个科技类场馆的问卷调查中发现,57%的场馆目前没有开展针对教育活动的评估,36%的场馆采取自主评估。7%交由第三方评估。

  目前,博物馆在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上存在难点。背后原因是主管部门目前并未对教育活动提出明确的评估要求,也没有形成评估的规范。但随着教育活动在数量、形式上的增长和多样,以及对如何设计更好教育活动的诉求,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开展评估势在必行。

  国外博物馆一般主张进行前置评估、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在我们的调研和访谈中发现,目前博物馆大多进行的评估类型为总结性评估,且主要采取内部自行评估,很少引入外部评估。评估方法上,目前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少量博物馆辅以行为研究和话语分析。

  评估中面临的另一项挑战是工具和方法的缺乏。研究者和实践者时常采用学校中的学业测量工具和方法,但这样的测量并不能反映非正式学习环境的确切特征。有些非正式环境能促进的功能并不能包含在内,比如发展对科学的兴趣、对身份的认同。有些测试方法也可能有悖于场景中对学习的关键假设,比如学习是自愿的,自由选择的。

  2. 对教育活动数据的保存和分析

  目前,各博物馆对教育活动的记录主要以参与总人数、场次等数据为主。这些数据对评估、改善和进一步研发教育活动决策的帮助有限。当把参加教育活动对象的性别、学段、所在地区等背景信息和选择教育活动的类型、参与频次等活动信息进行匹配分析,才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微信、微博发布教育活动信息,并与观众互动,甚至直接在线进行科普讲座等教育活动,在线平台上的数据也将成为重要的分析来源。

  3. 为特定群体设计教育活动

  2015 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参观过科技类场馆的成年受访者中,男性参观的比例大于女性。⑤在中小学阶段,同样呈现出女生比男生科学兴趣低的现象,科学探究意愿和自主学习动机也差一些。⑥

  有研究发现,在科技类博物馆中,父母为男孩的讲解显著多于给女孩的解释。⑦在参观关注点上,在一个有关生物主题的展览中发现,男性比较关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而女性比较关注“科学事实”⑧。科技类博物馆如何吸引女生,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学习科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目前的调研中除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过针对培养女生STEM学科兴趣的科技夏令营外,科技类博物馆少有专门针对女性群体设计开发的教育活动。

  除了对女性群体,一些博物馆还开始思考对一些特殊群体提供学习科学的机会。比如,天津科技馆于2017年开始尝试与聋人学校开展馆校共建活动。这些都是科技类博物馆在学习生态中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尝试。

  ①NMC.Horizon Report: 2016 Museum Edition,http://cdn.nmc.org/media/2016-nmc-horizon-report-museum-EN.pdf.

  ②鲍贤清: 《科技博物馆中的创客式学习》,《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年第2期。

  ③朱幼文:《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科技馆STEM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探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年第1期。

  ④张自立,陈文华:《台北市国小教师利用国立台湾科学教育馆教学资源之调查研究》,“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19卷第1期。

  ⑤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课题组:《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总表》,《科普研究》,2016第3期。任磊、李响、张超:《中国公民使用科技馆等科技类场馆的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科普研究》2016年第3期。

  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呵护孩子的科学梦:少年儿童科学态度与科学学习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⑦Crowley, K., Callanan, M. A., Jipson, J., Galco, J., Toppin g,K.,Shrager, J., Shared Scientific Thinking in Everyday Parent-child Activity. ScienceEducation, 2001(6) 712–732.

  ⑧刘德祥:《博物馆观众中两性对展示主题不同的关注程度》,《博物馆学季刊》2006年第19卷第2期。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