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创造性转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华文化数字保护与修复展现场(佛罗伦萨)
  
  在7月初刚结束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贵州省的梵净山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仅比意大利少1项,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不断增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相关人才与技术的缺乏,成为各地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边界不断拓展,来自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材料学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交互设计、数字技术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联合对同一文化遗产展开合作研究,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探索,来共同为某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综合方案。这种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式,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引入,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为了培养该领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于2015启动与德国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开设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学硕士项目,联合培养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德国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筑设计学院位于德绍(Dessau)市,目前使用的教学大楼及其设施均为原来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校的房产。这些包豪斯房屋遗迹与建筑199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这个原因,该校目前拥有多所文化遗产与保护科研机构,是德国建筑专业院校中学术、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德国包豪斯基金会也设在该校,每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种门类的设计师在此交流学习。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十分强调跨界学习研究,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建筑设计(设计能力、设计方法),文物保护,城市规划,风景设计,房屋技术等知识,而且将社会人文科学、相关法律纳入学习范围,重视跨领域现实热点题目的研究分析,重视环境技术和材料的研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在相关领域不断深化并进行创新的试验研究。该专业许多教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队伍。在学校所在地德绍地区及其周边,聚集了四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建筑。它们各自代表的是不同种类的保护项目和保护技术,为学生打开世界遗产保护研究的大门。通过与该校合作办学,中德学院师生开始打破专业限制,以不同的观念和视角去看待和处理文化遗产。在对文化遗产加以传统手段保护的同时,如何运用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保护和传播,并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师生们近三年来着力研究和创新的方向。
  
  利用丰富的国际优质资源,中德学院积极借鉴欧洲城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题,与多国展开合作与交流,持续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其中于2015年12月举办的“建筑遗产保护”国际论坛,邀请了来自5大洲7个国家13所高校的近20位教授、学者和建筑师与会,他们各自展示了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实践案例,与会人员通过分享国际专家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宝贵经验,拓展了研究视野,构建起了建筑、艺术与人文互动研究的国际化平台,为浙江省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学术研究建立起了全球专家网络。此次应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修复领域著名的斯宾内利学院(Palazzo Spinelli Group)邀请,参加“第六届佛罗伦萨艺术修复国际双年展:美术馆、艺术修复和技术2018”,主要展出由中德师生完成的四组作品。这些作品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中国传统建筑、绘画、音乐和生活形态加以数字修复和呈现,初步反映了我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此次双年展上,许多观众对利用数字技术修复与传播文化遗产的各个项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表达了未来合作的意向。中国美院是唯一一家代表中国的参展单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国,我们有责任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在全球得到广泛地传播。展览的成功举办,使我们看到了今后在该领域进行国际化合作的各种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在各地广泛展开,大范围的城镇拆迁、改建以及乡村更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是众多建设者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德学院将继续搭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国际化专家平台,发挥我院在艺术与设计的优势,结合实际需要,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数字技术,积极推动不可移动性文化遗产的数字修复与展示,减少“建设性”破坏的蔓延,切实担负起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号召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