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
2018-07-14 17:20:3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已浏览次
【《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摘登】
西周王朝经常举行各类赏赐活动,当年作为西周官员的利,也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很是高兴。他用这稀有的青铜铸成了这件“簋”,故名为“利簋”。利的官职在当时叫“有司”,也就是个部门主管。这件簋,样貌也称不上惊艳,却被认为是镇国青铜器。它珍贵的秘密藏在哪儿了呢?
利簋

利簋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长久以来中国的学者,一直对史书上的记载有所怀疑,其中最经典的一个例子莫过于《史记》中对牧野之战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到,当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殷商王朝竟然组织起了七十万人的作战队伍。
且不论以三千多年前的人口和调度能力,七十万人作战是否太过夸张,就连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都有至少四十四种结论。
辉煌伟大的周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这还没有清晰的结论。这实在是太让人遗憾了。好在青铜利簋出土了。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谷物类主食。西周等级森严,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成为礼制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
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越级使用。自此后的三千多年,“礼乐”成为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所以,作为西周贵族的常备礼器,簋本身并不十分罕见。利簋的珍贵恰是因为底部的三十余字铭文揭晓了武王征商的时间。铭文开头是这样写的:“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武王伐纣战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当天“岁”星,也就是木星,正当中天。首先,专家采取了碳14测年法,将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进行检测,框定出武王伐纣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至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也就是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记载的天象记录,精确计算出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这一历史学的著名悬案终于告破,利簋居功至伟。
当然对这三十多字铭文的解读,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异议,目前也只是暂时得到了一个大体上还算认同的说法。最终定论还需要进一步发掘研究。
其实,对于一个并不从事学术研究的普通人来说,欣喜的不仅是了解到商周更迭的年份;更是拜千年不断的文字所赐,通过一件文物,三十几个字居然能和三千多年前的祖先们交流。而簋的上半部分形状被现代人用的碗沿袭下来,依然作为食器盛放谷物,被我们捧在手掌,也捧在心上。
(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供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