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文化 对“洋奖”的追崇

    近期,关于“洋奖”的大讨论,成为设计界的热点。从目前各方观点来看,反对追捧“洋奖”的观点占绝对多数,呼吁打造和设立权威的中国本土设计奖的呼声成为主流。

  此次大讨论并非偶然,而是当代中国设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通过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的摸索和后二十年的努力,中国设计已开始尝试打破长期以来受制于西方设计话语权的窘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评价标准已成为共识。

  一个“洋”字,折射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尴尬。“洋车”“洋房”“洋火”“洋油”“洋钉”“洋烛”等与“洋”字的组合词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即便到了今天,进口的或时尚的物品和现象,依然用“洋”来形容;反之,不好的、国产的就是“土”的。这种认识已根深蒂固。

  对于“洋奖”的追崇也是由来已久,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就经常参加各类国际性博览会。而现当代率先将“洋奖”奉为圭臬的是电影界,“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音乐界也不遑多让,近年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已成为中国音乐界的镀金圣地;美术界、设计界同样也热衷于在国外办展、得奖,并将其作为成功人士的“标配”和获取权力、利益、职称的捷径。因此,当下关于“洋奖”的大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讨论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蹭热点或逞一时口舌之快。有一种不得不提的陋习,即当一种不良现象刚出现时,义愤填膺者、口诛笔伐者甚众,“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但随着话题性的减弱,曾经的争论就开始烟消云散乃至无疾而终。这种心态本质上就是一种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改变对于“洋奖”的盲从和盲信,有必要从以下三点加以重视:

  第一,树立文化自信心,完善评价机制是当务之急。“洋奖”在中国设计界的走俏,与自身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如有地方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只有获得“IF奖”或“红点奖”的企业才能获得奖励;一些企业借国外奖项烘托其品牌形象,主动赋予“洋奖”以夸大其词的定义;一些知名企业和专家学者也因利益驱使,盲目放大“洋奖”的影响力,误导舆论和行业风气,甚至一些高校将获得“洋奖”作为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此类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对于自身的文化不够自信。

  第二,相关部门应具有打造中国本土权威设计奖的诚意和决心。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经历了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孱弱、最为屈辱的时期,高看西方成为了一种习惯。但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却依然盲从迷信五花八门的“洋奖”,致使“跑奖”“要奖”怪象频出。这一方面与长期积贫羸弱所潜含的自卑心态有关,另一方面则表现出相关部门对打造中国本土的权威奖项缺乏诚意和决心。特别是一些企业和机构追求“洋奖”的目的,一方面是给自己贴金,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政府的补贴。国外一些评奖机构则抓住了这种心理,或在评奖中注水,或专门为中国设奖,有的甚至成为了一种产业,使一些原本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洋奖”沾满了铜臭气息和功利色彩。如讨论中被批评最多的德国“红点奖”,就在于该评奖机构特设了与德国总部评奖标准不同的“中国赛区”,且要付出高昂的参赛费,因此出现了近年来中国设计频频获奖的假象。而这种猫腻在国内的宣传中,却很少提及。

  不过,若将出现此种不良现象的责任一概归咎于某些“洋奖”组委会并不客观。“洋奖”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运作,不可能不关注效益。需要拷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一直缺乏打造中国本土权威设计奖的诚意和决心?目前中国设计领域共设近200个奖项,却大多不温不火,原因何在?在当前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下,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设计奖项,并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前提是需要有和衷共济的诚意和决心。

  第三,有话语权的设计界精英人士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于“洋奖”顶礼膜拜现象的出现,还与一些具有话语权的精英人士缺乏正确的导向有关。一些精英人士正是因为其具有比较深厚的国际经历而掌握了对国内设计的话语权,却因某些目的,刻意放大西方奖项的影响力,以达到维护自身权威、获取利益的目的,充当鼓噪追逐“洋奖”的幕后推手。在这种语境之下,就更需要有良知的精英人士能仗义执言,真正为中国设计的发展着想。

  毋需讳言,向近现代西方社会的人文科技领域学习和借鉴,依然还是现阶段中国设计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需要把握的是,这种原本逻辑合理的认知,万万不能被绝对化和迷信化。如果盲从盲信,又何谈“文化自信”的建立呢?

  最后要提醒的是,文化的不自信还表现在无法获得国际认可时的自卑,以及真正获得国际认可时的怀疑。惟“洋奖”马首是瞻确实是需要批判和杜绝的不良行为,但中国设计近年来所取得的进步也是不争的事实。任何问题都需要一分为二来看,不应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最终又陷入到非右即左的窠臼之中。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