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涛复活了“瞎掰”

巧匠李文涛


   “瞎掰”又名鲁班枕,是一个翻手为座、覆手为枕的木制生活用品。为了让失传近百年的技艺薪火相传,密云县十里堡镇靳各寨村农民巧匠李文涛抢救并复制了它的美丽。

    李文涛15岁那年,在姥姥家第一次偶遇了“打开后能当板凳,睡觉时能当枕头”的稀罕物件,非常好奇。当姥姥告诉他这个物件叫“瞎掰”时,好奇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中。

    后来,李文涛得知“瞎掰”背后还深藏着一段鲁班年轻时的传说。“复活瞎掰”的愿望火苗被点燃,20岁的李文涛开始忙着选料、画线、抠制……没有凿子,他把家中坏了的铁勺把儿砸扁、削平;没有刀子,他跑到废品收购站买来半截锋钢锯条自己打磨……凭着对“鲁班枕”模糊的记忆,经过一天一宿的凿刻,1966年,第一个浸满李文涛心血和汗水的“瞎掰”终于面世。尽管这个“瞎掰”看上去难免粗糙还稍显笨拙,但他领略了制作的精髓。

    首次穿越了困难的丛林,李文涛从此“痴狂”了起来,一有空闲就制作。这一年,父亲为他请了个木匠师傅,让他跟着做学徒。缘于过去的小刀、小锯被专业工具所替代,“瞎掰”在李文涛的手里日益成熟。

    面对李文涛的精湛手艺,村中父老这样感叹:“文涛就是生在农村,给窝憋这了!”而他却说:“是金子在哪都发光。别的我做不来,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不能真让这‘瞎掰’瞎了啊!”

    正当他让“瞎掰”技艺走向炉火纯青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母亲怕招来祸害,把好多成品、半成品的“瞎掰”劈柴烧了。

    “第一个‘瞎掰’一定要留下来!”为了不让造反派搜走他的处女作,他几次辗转,先后将它掖在草垛里、藏在猪圈中。

    “一块儿板儿破三瓣,又有腿来又有面;打开是个瞎掰凳,放在地上是板凳;坐到上面来吃饭,放在炕上是枕头。”在那段东躲西藏的日子里,每天,李文涛都要把这“瞎掰”诗念上几遍。“文革”后的一天,身为瓦木工的父亲扯下一张水泥袋子纸,在上面画了个玩具图,说是从北京看回来的“瞎掰球”,让李文涛试着做出来。因为只有图样,没有尺寸,他花了三天时间,硬是给抠出来了。从“鲁班枕”到“瞎掰球”,李文涛实现了首次飞跃。

    “过去老人常说:‘人会八宗艺、穷得嘎啦屁’。天天扎屋里鼓捣‘瞎掰’也不是个事啊,你让这一家老小吃啥喝啥?”在老婆的抱怨下,李文涛开始外出寻求生计。修大坝、做牌匾、拣布毛、当保安、卖早点、画玻璃画、照相……尽管如此,李文涛的“瞎掰梦”一天也没停歇,他时常从生活费中挤出一点开支去买原材料。2005年,李文涛的口袋只剩了10元钱,用他的话说:“实在撑不下去了,穷得都快掉地上了!”这天,家中来了一对搞收藏的小夫妻,他们不买大的,不买小的,偏要购买30多年前李文涛制作的第一个“瞎掰”。摸着早已光滑乌亮、陪着自己走过半生的“瞎掰”,想着自己口袋中孤零零的10块钱,李文涛忍痛卖掉了它。

    卖掉“处女作”的第二年,李文涛的“瞎掰”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并获国家专利。

    多少年的心血终于找到了安放之所。李文涛重新名正言顺把“瞎掰”当职业做了起来。凭着国家支付的每年一万元的创作基金,李文涛添设备、买木材、积极谋划开发新项目——先后制作出六合离、瞎掰球、鬼骨锁、瞎掰棍等“鲁班系列”玩具。凭着这些手艺,他被举荐为北京民间玩具工艺大师。李文涛制作的由69块木料组成的“中国式魔方”,至今无人超越。

    李文涛历时两个月做成的“瞎掰桌”没有一个钉子,桌腿可折叠,桌面可掀开,下为箱体,可盛放鲁班枕茶具等物件。整件作品,精巧奇妙、高雅绝伦,几乎囊括了木匠活所有的手艺。

    “做一个‘瞎掰凳’至少要半个月,每做完一个,指尖都得疼上个十天半月,现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都伸不直了,关节变形不说还长了小犄角;腿麻,吃了好几年蝎子。我是想,这凝聚了人类智慧和精华的手艺不能丢哇!找徒弟吧,年轻人都没人愿意学。咋办呢?我就把整个工艺写下来,画上图。”提起传承,68岁的李文涛苍凉的目光望向了远方……
责任编辑:小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