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村民多方收集农耕老物件

  扬子晚报网7月3日讯(通讯员 杨志国 记者 万凌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曾承载着历史印记和农耕文明的很多老物件、老农具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2日,记者在句容市博物馆内,看到一批老物件,这批老物件则是句容华阳街道的一位热心村民,将多方收集的老物件、老农具无偿捐赠给博物馆的。为这些有了年岁的“宝贝”,寻到了一个“家”。
老农具

  “薅秧耙、煤油灯、老木匠用的刨子、弹棉花用的弯弓、磨盘……”在句容市博物馆的库房里,馆长翟忠华指着这些“宝贝”告诉记者,这些老物件、老农具,是前不久句容一名热心村民主动捐赠的,总共大概三、四十件。
捐赠人滕永双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这些老物件的捐赠人滕永双。今年54岁的滕永双是句容华阳街道某村的村民,他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前段时间,周边好几个村子都拆迁了,很多农户家的老物件都不要了。“看着这些老物件、老农具丢了也蛮可惜的,就想把它们收集起来,为它们找个归宿,找个‘家’”。于是,滕永双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走村串户将这些老物件、老农具收集起来,总共收集了三、四十件,然后分两批捐赠给了句容市博物馆。
老农具

  翟忠华馆长说,这些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每一件老物件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己时代的印记,它们都是一段已渐渐远去的历史。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更是一段乡愁记忆。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年来,句容市委市政府对高度重视地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开展了以抢救保护古建筑、抢救弘扬老民俗为内容的“双抢”工程。下一步,句容市博物馆对这些老物件、老农具进行分类整理,有机会将进行展览,让它们发挥出新的价值。 编辑:王育昕
责任编辑:小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