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代顾二娘砚雕及其真伪

  清代康雍时期,一位女制砚家,名顾二娘,不仅以制砚而名闻朝野,还被时人大量仿制,在世时与文人交往甚密,百年之后,其人与其砚,仍为文人所津津乐道,野史笔乘,方志图谱,争相为其立传,其后裔专为清宫制砚。
  
  简述清代顾二娘砚雕及其真伪
  
  顾二娘,吴门人,本姓邹,是顾德麟之媳。顾德麟是制砚名家,“凡出其手,无论端溪、龙尾之精工镌凿者……随意镂刻,亦必有致,自然古雅,名重于世。”去世后,其子亦不寿,二娘才袭了祖业,俗称顾亲娘。媳妇承祖业,在清代是稀罕之事。但就制砚行业而言,更为不易。张中行在《月旦集》中对此也表示,端石质硬,切、刻、磨都十分费力,女性砚工十分罕见。清人黄任,是有名的砚痴,与顾二娘交情甚笃,其十砚轩藏砚多出于顾二娘之手。林正青《砚史》也收录了十方顾二娘制砚。
  
  古人用砚,未必雕饰,最初的砚雕,只是随形略加削刻。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言:“大约明以前砚材易得,故其式率端方正直,有纹饰者至罕。”明清之际,始以片石为砚,“各式竞兴,镌山水鱼虫花卉于池上。”
  
  顾二娘的砚雕,首先以清新质朴取胜,虽有时也镂剔精细,却袱纤合度、巧若神工,还善于巧妙地利用石纹的“眼”作为凤尾翎来镌刻砚的图案。其次,就题材而言,顾二娘常以虫鱼花鸟为题材,少有山水楼台。
  
  顾二娘在世时,已名震一时,仿制者不计其数,自然就出现了真伪的问题。林正青在编《砚史》时,已经难以判定顾二娘制砚的真伪。后人指出,其所录顾二娘制砚,多伪。邓之诚已指出“特无款识,不易辨别”,但凡有“吴门顾二娘制”六字铭文者,大抵皆伪。张中行的《顾二娘》一文,专门讨论了顾二娘制砚的真伪问题,也指出了真伪辨别的难度,连启功也难以判定。一般认为,朱翼庵收藏的两方是真正的顾二娘制砚。
  
  时至今日,拍场中不时还可见“顾二娘”款的砚。2014年,北京匡时上拍了一方顾二娘制砚,以310.5万元成交,创顾二娘制砚拍卖的最高纪录。2016年,上海明轩上拍的“顾二娘制孳鹅养砚”以218.5万元成交。此砚系日本著名学者杉村勇造旧藏,砚边铭有“顾二娘制”印,配有清代漆器大师卢栋仿瓦当“延年益寿”嵌宝砚盒。另配有一木盒,盒盖内侧有杉村勇造题写的铭文。
  
  正如子冈款玉器、时大彬款紫砂壶,顾二娘款砚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往昔砚雕的点滴。只是斯人已逝,真假难辨,连启功也只能说“不知道”。
责任编辑:小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