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浪漫的
2018-07-06 12:56:16 作者:郭丹阳 来源:北京日报 已浏览次

巴黎圣母院
本以为《巴黎圣母院》是本很难读下去的名著,可是一读上七八页,便愈读愈快,愈读愈手不释卷。
华丽的语言,夸张的对比,富有波澜的情节和传奇的人物设定——这些被称作浪漫的元素,在雨果的笔下融合到一起,像是调色盘上挤了一团团红黄蓝绿紫的颜料,用粗头的画笔天马行空地刷到一起,交相辉映,展现了一颗五彩斑斓的天然匠心。
令我记忆犹新的,却是论述建筑术的章节。现在我的脑海中还能浮现出克洛德狰狞着阴郁的面孔,手指指向窗外的圣母院,然后低沉地说出那句“这个,会消灭那个”的样子。建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就那样静默地伫立在那儿,风吹雨蚀,它自岿然不动。而它又不只是一堆堆砌的石头,它凝练着思想,汇聚着所有绘画雕塑的艺术,承载着数不清的象征意义。
几年前,当我真的站在巴黎圣母院前时,我感受到它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它从精致的浮雕中散出,它从瑰丽的玻璃花窗前投射,它从斑驳的石墙上漫散,那是一种饱含着沧桑、血火、光环的气息。你无需刻意去寻求它,它会自动裹挟你。这是一种无言却胜过言语的力量,这是一坛只有时间才能酿成的陈年美酒,甚至我觉得,这才是“浪漫”的魂魄所在。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的,法国是浪漫的,雨果也是浪漫的。为什么这部书叫作《巴黎圣母院》,它不过是作者设置的故事地点,无非只有卡西莫多和克洛德的职业与它相关罢了。而现在我觉得,它就应该叫作《巴黎圣母院》。因为巴黎圣母院是内核,唯有它的气息和意义能承载这部书的色彩,也唯有它衬得上政局动荡迷离的十九世纪初的法国。如果没有巴黎圣母院作为载体,埃斯梅拉达不过是个姿色出众的吉普赛女郎,卡西莫多不过是个奇丑无比的男子,克洛德不过是个内心挣扎自我矛盾的普通人,而弗比斯不过是个流于俗世的花花公子。正是因为巴黎圣母院,所有的人物都平添了一种浪漫的时代气息,也正是因为巴黎圣母院,所有美丽与丑陋,善良与狠毒,钟情与轻薄的对立存在,都显得自然而然。这是雨果的智慧,这也是历史的造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