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军:用永乐桃木雕刻美好人生

  李艳军在工作室创作作品 王焕伟 摄

  

  头顶上一束长发,下巴上一缕胡子,枣红的棉质对襟上衣,配上深蓝色的中式裤子——李艳军的外表既文艺又新潮。

  

  李艳军,1976年出生于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许湾村一个木雕世家,受祖父教诲,十岁习刀刻,因心灵手巧,功力早现。2006年便在永乐镇举办了“永乐桃木作品展”,2010年自办“芮城县永乐理天桃木雕刻坊”,2014年更名为“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日前,李艳军被评为永乐桃木雕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李艳军不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刻刀、圆铲、锯子、三角尺等60多样形形色色的雕刻工具。在他看来,雕刻是一件快乐的事。说起永乐桃木雕刻,李艳军一反平时的少言寡语,变得滔滔不绝。他说,永乐桃木吉祥物传统手工雕刻源于道教,根植于民间,其原料采用当地拥有20年以上树龄的桃木,具有独特的文化地理特征。永乐桃木雕刻技艺到了唐代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出现了雕、镂、镌、刻、镶、嵌、剔、轧等技法。

  

  李艳军对桃木雕刻情有独钟,多年来潜心研究、反复琢磨,探求其工艺奥秘。“一件作品的成形,要经过伐木、下料、风干、分类选料、设计、绘图、雕刻、打磨刨光等11个重要环节。”李艳军的双手骨节分明、长满老茧,一处处伤痕依稀可见。“有时候这边手在流血,那边眼睛盯着木头,脑子里还在想着接下来该如何雕刻。”用于桃木雕刻的刻刀和工具都比较锋利,稍不留意就会划伤手指,李艳军的手掌和手指受过的伤已数不胜数。

  

  在这个机械雕刻成为主流的时代,李艳军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为何不用机械和电子工具呢?”看到他日复一日地辛苦工作,不少人提出了这个建议。一件小型作品,机器制作一天能完成20多个,而手工制作,10天左右才能做出一个。“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产品过于死板,少了灵动和神韵,不能体现出匠人匠心。”李艳军说。

  

  这两年,李艳军积极参加到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中,先后到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深造,系统学习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老师的授课使我认识到,桃木雕刻既要尊重传统,也要结合当下的审美进行创新,这是我参加培训的最大收获。” 李艳军说。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桃木雕刻,他勇于借鉴其他非遗项目的工艺和特色,增加桃木雕刻工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他将原来桃木雕刻所用的朱砂油改为纯天然大漆后,不仅让作品更加美观了,而且还有利于长期保存。他又将桃木剑的剑心改为钢芯,受到了健身爱好者的追捧。而独具创意的笔筒、屏风、如意等产品,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如今,李艳军的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被指定为山西省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已成功举办了多届残疾人木雕实用技术培训班,既拓展了永乐桃木雕刻的传承保护途径,又教会了残疾人一技之长。李艳军表示,研究所以后将常年培训残疾人,其中考试合格者将留研究所就业。今年5月,李艳军在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租下10间门面房,他希望通过现场表演木雕技艺,让更多的人参观、学习、了解桃木雕刻,进而喜欢上这门传统技艺。

  

  忙,是李艳军的生活常态,记者的采访会不时被打断,一会儿是电话,一会儿是客户来访,瘦瘦的李艳军跑进跑出忙着安排。他始终坚信:“只要踏实肯干,总会有收获。” 他笑着回忆说,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志同道合的妻子毫无怨言。一次,当一件作品完成时已经到了晚上11点,李艳军才想起妻子还在十几里外的麦地里等着他去接。结婚20多年了,他几乎将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桃木雕刻中,至今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日子虽然苦,但想到能将桃木雕刻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心里还是挺美的。

  

  谈到未来,李艳军信心满满。“一方面,永乐桃木雕刻正在被社会和市场逐步认可;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传承和弘扬永乐桃木雕刻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去年,县里又给特批了15亩生产用地。”为此,李艳军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一是带出一批传承人,二是建一个桃木雕刻博物馆,包括收藏室、展示区、培训室、体验区等,全方位展示桃木雕刻的工艺流程和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