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派书画”的价值发现之旅
黄慎 《踏雪寻梅图》
陈子奋 《兰石图》
潘主兰 《墨竹》
郑乃珖 《鱼趣图》
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时光岁月中,八闽大地形成了几个区域性文化并行发展的特征。它们一方面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历史上相互交融,逐渐沉淀出了闽文化独有的精神和文化风貌。而这一内容,也势必通过历史上的闽籍艺术家们的创作表现得到揭示和弘扬。
从绘画史来看,有资格被称为“画派”的,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相同或相近的地域性;二是前后相承的艺术思想;三是在相同或相近的艺术思想基础上形成风格相近的画风;四是一定的时空连贯性。综合考虑福建画坛近现代历史的状况,“闽派”基本具备了地域、风格、群体和代表人物等条件。从宋代的陈容、郑思肖、葛长庚、元代的黄玉规、伍元如、明代的周文靖、边景昭、李在、宋珏、曾鲸、张瑞图、黄道周、吴彬、王建章,到清代的上官周、黄慎、华喦、林佶、郭尚先、尹秉绶、沈瑶池、谢琯樵等人,都是中国画史上可圈可点的重要人物。至于20世纪以来,在坚守传统与以西润中的潮流中涌现出的诸如林纾、李霞、郑乃珖、方君璧、陈子奋、宋省予等诸家,皆为主流画坛名家。无疑,他们为树立近现代“闽派”增加了理论自信,为中国美术史的多元化发展增添了光彩。
延续到当代,如果说闽籍人士在全国书画界重要机构的领导地位只是一种偶然的群体效应,但在当代艺术上,却绝不仅仅是一种偶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术思潮的崛起促使当代艺术在全国大肆发展,其中,闽籍人士自是一股重要的力量。除了“厦门达达”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获得不可或缺的席位外,蔡国强以对烟火等民族文化因子的现代艺术阐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坚守传统的精神、时代映照的精神、兼容并蓄的精神,以及标新立异的精神,是“闽派”的学术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内核也正是“闽派”艺术作品值得收藏的价值所在。
站在市场的角度,近年来,艺术品交易市场不断回暖,受此影响,不少闽籍知名艺术家也开始受到关注,如陈子奋、郑乃珖、李耕、宋省予、严复等,但相对于目前国内诸多一线名家,他们的作品价格还处于低位,真正的价值还远未被发觉。目前,很多收藏家热衷于收藏海派的作品,例如吴昌硕等人的作品都是在收藏领域受到追捧的,主要藏家以华东地区为主,但价格基本上达到了历史的高位,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限。而“闽派”在收藏这方面还有较多机遇,闽派作品的收藏家目前仍集中在福建地区,很多福建带有区域性的书画家还没有引起全国其他省份藏家的充分关注。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派书画”作为福建文化的代表,在今天应该有更多更大的作为。推广闽派作品任重而道远,让更多的收藏家了解到闽派书画家的风格和文化底蕴也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由福建东南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卖中,闽籍书画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此次东南拍卖将福建书画发展历程中有代表性的书画家作品放在综合性书画专场中一同展现,更多体现出大家对于闽籍艺术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有识之士开始对“闽派”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向外推而广之,广泛吸引各方资深专家与藏家的参与,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实现了学术与市场的融合,如此,必将对“闽派”书画的价值挖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部分拍品欣赏
陈宝琛书法
郑孝胥 行书全唐诗
陈子奋 《样楼晨霁》
蔡鹤汀 《豹》
郑乃珖《苍鹰图》
郑乃珖 《青绿山水》
石齐 《喂对图》
王和平 《鸽》
尉晓榕 《夜读图》
林容生 《雨后山青写意山水》
董希源 《荷池清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