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经典!民俗故事《晒衣节》

  今天的民俗故事为您带来的是——晒衣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


  从古至今,民间一直流传着“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因为相传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阳光最具消毒作用,所晒物品不会起霉,不会遭虫蛀。 所以,每到这一天,,家里的长辈就会让晚辈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搬出来让太阳暴晒三四个小时,到了傍晚,全寨子的人都要站在晒谷坪上,对着落山的太阳挥手,表示对太阳的感激和崇敬。在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宰鸡杀鸭来欢庆晒衣节,别有一番情趣。
  
  晒衣节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传说:比如说有的地方相传与乾隆皇帝有关系,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时,雨水弄湿了衣服,而他在这一天把衣服晒干了,所以民间便有了:“人晒衣服,龙晒袍”这么一说。
  
  而有些地方相传跟秃尾巴老李有关系,据说有一户姓李的人家生了一个孩子,可这孩子不是人形,而是一条小龙,于是李家父亲就用刀去砍这条小龙,一刀下去,就把他的尾巴砍掉了,于是小龙飞走了。但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身上掉下的肉,夫妻俩开始想念这条小龙,于是父亲把仅有的龙尾晒干后放在妈妈的衣箱里,每到小龙生日,也就是六月初六的时候,便拿出来晒一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


  至今,瑶族和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在晒衣节这个传统节日里还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庆典。已经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家居生活的打造都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小悟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