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召开
2018-07-01 15:59: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6月28至30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在湖南澧县举行。 刘着之 摄
中新网常德6月28日电 (刘着之)大型遗址怎样在不破坏原貌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小型遗址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掘、保护?6月28至30日,“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在湖南澧县举行,60多位国内知名考古专家围绕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方法和模式展开交流探讨。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拥有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址城头山等史前遗址,以鸡叫城、城头山为核心的澧阳平原更是长江中游文化的策源地。截至目前,澧县共发现史前文化遗址258处,是湖南乃至全国史前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其文物保护工作,尤其是南方土遗址保护工作居全国前列。
“在遗址区设展厅,建公共绿地、农家书屋,既方便周边民众了解古遗址,又为他们提供了活动场所,遗址保护区成了民众沟通互动的良好平台。”澧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采取了系列措施平衡民众利益和文物保护工作,包括修建游览便道等设施时优先考虑农作需求,为农用车开辟专用通道,给河渠定期清淤疏浚;聘请本地工人,耳濡目染地宣传文物保护概念;将文物保护区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等等。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郭伟明认为,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挖掘文化内涵,做活“品牌”的方法值得借鉴。通过举办“海峡两岸稻田彩绘节”活动、丰富园区特色景观等方式,并引入自媒体积极推介,考古遗址成为了热门景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
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专家滕磊表示,我国大遗址保护从曾经与城市化进程矛盾重重、与普惠民生毫不相干,到今天依托保护、合理利用,兼顾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的考古遗址公园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会议还指出,对于中小型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应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以彭头山、八十垱、鲁家山等中小型遗址为例,澧县采用少征地、不搬迁做法,达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方便住民生产生活的双重目的。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志杰说,澧县将遗址保护与乡村建设结合,让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并不矛盾。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考古学会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共澧县县委、澧县人民政府承办,澧县文物局、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协办。来自北京、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山东、河南、广东、四川、江西、湖北、内蒙、江苏、湖南等地的考古学者还就良渚遗址、海昏侯墓、宁家坡新石器遗址、丹凤门遗址和大赢城遗址等地的考古方法及经验、进展作了交流。
责任编辑:小博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