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龙友:我的退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龙友字镜堂,生于1984 年9 月,江西永新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师从邱振中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书协首届国学班成员,全国代表性中青年书法名家个案研究会成员。《东方艺术·书法》副主编。江西省民协理事,江西省书协理事,南昌市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南昌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年夏,与导师邱振中教授在镜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7 年7 月22 日这一天挺热,“镜庐”新装了空调,顿时凉爽起来。 “良辰美景”怎能辜负,先把空调包装盒里外都写满,然后开始没有目的涂抹,地板、沙发、墙上,能放的地方都是已经放满。
  
  孝明提醒我:无处可放了。猛一抬头,已到凌晨,我们随意坐下闲扯。随后开始收拾,当然,大多都付之筐麓了。因为怕踩坏地上的“珍宝”,我肥重的身体在空中反复凌跃。真要感谢彥熹把这忘乎所以的片刻和“镜庐”这一个不为人知的深夜记录下来。)
  
  正文:
  
  2015年夏天,那个还算清凉的早晨。
  
  我们一家三口乘着朋友的车,去往机场。
  
  车行至瑶湖畔,天空和湖面交相辉映,晨曦中那一缕光让它们变得透明,浩渺的烟波和微凉的风吸引着我。停下来,伫立湖边——在这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却从没有静静地就这么看着她,这真是无可宽恕的浪费。朝阳下,三个长长的身影投入湖面,顺着它,向微波粼粼的远处看过去,闪耀的波光,是曾经关爱我的眼睛,充满期待。
  
  到北京以后立刻得知,原本预订的房子要等半个月才能腾出,我们只好暂时在花家地附近的快捷酒店里住下。就在心里感到稍稍踏实的那天,一场严重的感冒和颈椎病的发作不约而同地赶来,我知道,这是过去肆无忌惮的忙碌所带来的回报。此时又做出另一个潇洒的决定,与朋友一道去北戴河,看看一直想看的沙滩和海浪。寄存好行李,即刻出发。
  
  还有很多曲折的细节,构成了人生中这段北游经历的有趣开场。
  
  似乎刚一开场,三年的时间就一晃而过了,来不及整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这些像发生在昨天的往事只能被零星地当作席间的谈资。这三年,不曾在某个大展的现场看到我的身影,也不曾因自己的作品而获得什么殊荣;每天都在“钻研”却毫无所获,辛苦鬻书却仅仅维持生计,身负“学术”之名却不能发出震惊四座的声音……如果要对此作个总结,我看到我的总结书上赫然写着“退步”二字。没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每天都被来自理想海洋的巨浪逼退到自己的现实,退到零乱不堪的处境,退回到原点,常常在徘徊、沮丧、自卑和孤傲中审视自己,奋命地撑住这逆水孤舟。我必须感谢老师的耳提面命和同学们的切磋琢磨,感谢家人的无私奉献和朋友们的鲜花和掌声。——让我在退回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安身的港湾,使我每一次都能重新鼓足勇气在注定退步的风浪里努力前行!这时,有一个声音总是叮嘱我:休息一下,天不会塌下来的。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阅历,我也相信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纵观这些年的求学之路,总是平平淡淡,没什么美谈。但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遇上不同的人或书或事,当然还有许多难以预料突发情况,这些都成为我此生最重要的财富。过去,不敢想象有一天竟会到北京——来中央美术学院上学。也不敢相信,我们会开着车穿过在天安门前的大道。世间的巧遇总是突如其来地发生。记得2003年的夏天,我的导师邱振中先生受邀到江西师范大学老校区作讲座,我和同学提前半天占了座,焦急的等着这位并不熟悉的“男神”的出现——他来了。讲座早已结束,有一句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怨环境,一旦抱怨,就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我相信一句话会改变一个人,这句话让我受益无限。
  
  来到北京,我的内心是多么的安静。安静到可以进行痛苦的反思,并不深刻,也不彻底,但是对于我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每天都提醒自己,不要迷信,古人、经典、名家,还有自己。不能狭隘——永远都不能,尽可能打开视野和胸怀。外在的信息不断刺激这陈旧而封闭的大脑,它们是那么宏大、开阔,而我的内心,狭小而逼仄,我必须适应。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让我获得了重新审视自己以及这个领域的机会,我感谢这种煎熬。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发誓,要不断地改造和清理内心世界,让清水有源。要学会静静地等待,等待那几分春意。
  
  听,这夜,多静!
  
  静到能听见那些日夜陪伴我的蟋蟀和蟑螂们的呢喃细语。我关掉这栋楼里总是最后关掉的灯,让月光溜进来,让那束充满希望的光照向密密麻麻的书墙,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满足的了。——接着,躺下来想冥想,或者在朋友圈发几张图。想到儿子曾经含混不清的语言不是逐渐有点“京味儿”了么,那些几经“劫余”的成堆的旧稿不正是除旧布新的痕迹么,还有日渐丰满而沉硕的书架及空间日益宽绰的书房,不正是我努力的目标么。——想到这,内心不禁膨胀起来,带着抑制不住的自满的情绪告诉自己:也并非那么乏善可陈。
  
  这本册子里的“作品”当然不成熟,甚至了无新意,又没有精心的准备。但几经踌躇还是终究成形,周作人的话很能给我勇气:
  
  我们印书的目的并不在宣传,去教训说服人,只是想把自己的意见说给人听,无论偏激也好浅薄也好,人家看了知道这大略是怎么一个人,那就够了。
  
  而让我更悲观的是,这些“作品”连说话的功能也不具备,至于能不能从中了解我这个“人”,我只能说:天知道。然而,如果您是一位有心人,大概多少可以从中看出我这些年来“退步”的辙迹。
  
  龙友部分作品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草书李白诗三首》248×258cm,纸本,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花笺小品》58×26cm纸本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日记系列》,54×24cm,彩笺,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释文珦萧阜水仙花》34×34cm纸本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简二》,31×22cm,旧笺纸,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其三》34×34cm纸本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岳诗一首,纸本,34×34cm,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僧清晦《登阁》,纸本,34.7×34.3cm,2018)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子美诗,纸本,27.2×32cm,2018)
  
  作品展览情况:
  
  2007年12月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提名(中国书协)
  
  2008年11月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入展(中国书协)
  
  2008年12月 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入展(中国书协)
  
  2009年 9 月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
  
  2009年 9 月 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二等奖(中国书协)
  
  2009年12月 全国第三届兰亭书法奖入展(中国书协)
  
  2010年 7 月 全国首届篆书艺术大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1年 9 月 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30周年暨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1年10月 首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中国书协)
  
  2011年11月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最高奖(中国书协)
  
  2011年12月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 5 月 “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获奖提名(中国书协)
  
  2012年 8 月 首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 8 月 第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2年 9 月 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入展(中国书协)
  
  2013年 5 月 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全国书法入展(中国书协)
  
  2007年 5 月 江西省首届书法临帖展一等奖(江西书协)
  
  2008年 4 月 江西省第二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一等奖(江西书协)
  
  2008年 8 月 江西省第二届书法临帖展一等奖(江西书协)
  
  2008年 8 月 江西省第五届青年书法展二等奖(江西书协)
  
  2009年 9 月 江西省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三等奖(江西书协)
  
  2010年 6 月 江西省第六届青年书法展二等奖(江西书协)
  
  2010年 8 月 江西省第三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三等奖(江西书协)
  
  2012年 6 月 江西省第七届青年书法展一等奖(江西书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个展、群展及学术活动:
  
  2009年 7 月 “澄怀味象”四人书法展 (江西南昌)
  
  2012年 1 月 为艺日新—中央美院博士十八人书法展特邀 (江西南昌)
  
  2012年 6 月 首届“八零榜样”双年展--全国80年代优秀书法家提名展 (北京)
  
  2012年 6 月 游目骋怀—龙友书法作品展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
  
  2012年 9 月 张建华、徐伟平、龙友慈善书法三人展 (南昌 江南艺术馆)
  
  2013年 4 月 江右风流—江西籍中青年书法家八人提名展 (广东 东莞)
  
  2013年11月 三十而立—龙友书法作品展 (北京 荣宝斋)
  
  2014年 9 月 兴起毫端—全国中青年书法家 (广东 东莞)
  
  2014年10月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作品观摩展(北京 炎黄美术馆)
  
  2014年12月 江右风流—江西籍中青年书法家提名展 (广东 深圳)
  
  2015年10月 学院风骨—当代书法专业博士学术邀请展 (江苏常州 刘海粟美术馆)
  
  2015年12月 兰舍集韵—全国中青年书法七人展 (浙江 绍兴)
  
  2016年 2 月 《东方艺术》当代书坛二十家提名 (北京)
  
  2016年 5 月 “袖怀•大雅”全国书法名家百人扇面邀请展 (内蒙古 赤峰)
  
  2016年 6 月 兰州交通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成立暨全国名家邀请展 (甘肃 兰州)
  
  2016年 9 月 众宜之贵—潍坊知名画廊推荐当代书法名家展 (山东 潍坊)
  
  2016年 9 月 心无挂碍—当代名家《心经》二十品 (山东 潍坊)
  
  2016年10月 “新海丝•梦启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厦门艺术周 (福建 厦门)
  
  2016年11月 深心讬毫素—当代六人作品展 (广东东莞 岭南美术馆)
  
  2016年11月 海岳风华—《中国书画》杂志社2016年书法邀请展 (北京)
  
  2016年11月 世界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 (江西 上饶)
  
  2016年11月 参加第九届“兰亭论坛” (浙江 绍兴)
  
  2016年12月 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提名展暨高峰论坛(江苏 常州)
  
  2017年 4 月 水清林深——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江西 南昌)
  
  2017年 5 月 第28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河北 石家庄)
  
  2017年 7 月 语言•界限——首届南昌市文学艺术院美术书法作品展(江西 南昌)
  
  2017年 7 月 红色永新•书法为冠——纪念“三湾改编”90周年永新书法精品展(上海)
  
  2017年 8 月 心路传拓——“乌兰察布之夏”
  
  全国博士书法邀请展暨博士论坛(内蒙古 乌兰察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品、学术文章发表:
  
  一、专题:《龙友:还原书写本来的节奏》。载《东方艺术》总第344期, 2016年2月,第24—57页。发表访谈、评论,作品37件。
  
  二、个人专题:《龙友与“魏晋平淡”》。载《解放军美术书法》2016年第5期“美术家”栏目,2016年8月,第72—79页。发表评论一篇、作品11件。
  
  三、论文:《风樯阵马不可羁—试析米芾的书写习惯与其书法艺术特征的相关性》。载《东方艺术》总第356期,2016年8月,第78—91页。文章共计11000字。
  
  四、论文:《尚寄闲情谪贬际:黄道周及其<五月江涛送远人>册》。载《东方艺术》,2016年6月,第78—91页。文章共计14100字。
  
  五、论文:《一挥便了忘工粗:齐白石及其日常书写》。载《东方艺术》,2016年12月,第120-139页。文章共计200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企业宣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请注意可能的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翊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