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晋侯鸟尊丢失的“尾巴”找到了

来源:北京晚报

  为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上月底本月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国内多家考古所、博物馆举办了“寻真——北京大学考古教学与科研成果展”,其中来自山西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晋侯鸟尊”尤为引人注目。有意思的是,昨天这件文物结束了在北大的“探亲”之旅启程返回山西之际,北大还赠送了一件“回礼”——鸟尊文物尾部一直缺失的象鼻残件。如果最终确定这件残件确属晋侯鸟尊,不久的将来鸟尊有望恢复“完整之身”。

  出土时就碎成了100多片

  1992年至2001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晋侯墓地进行了6次大规模发掘,共发现9组19座晋侯及夫人异穴并葬墓,而这件鸟尊正是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出土的。

  这座墓从2000年9月开始发掘,曾参与这件重器发掘工作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庆伟追忆当时的情形,“墓葬曾经被盗墓者用炸药炸开,损毁严重。”出土时,这件鸟尊已经支离破碎成100多片残片。孙庆伟说,当时考古人员将破碎的“零件”连同墓土整体从墓室里切割下来,打包运回北大的实验室,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把它修复成如今的形态。

  修复过后,可发现鸟尊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这说明该器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孙庆伟介绍,“经过考证,这位晋侯是晋国的第一代晋侯,这件文物乃至这处遗址之所以意义重大,就在于它把西周时期晋国的国都、世系都确定下来了。”

  修复后尾部缺失重要一段

  2002年修复完毕,鸟尊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后,收归山西博物院。修复完成后的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回望,小鸟依偎,全身布满纹饰。凤尾下面起支撑作用的“象鼻”,使它显得构思十分精巧。

  然而,孙庆伟告诉记者,在文物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并未发现鸟尊尾部“象鼻子”的一段。展出的鸟尊,被文物修复人员安上了一个临时的“尾巴”。“根据纹饰的走向,考古人员做出了将象鼻‘内扣’的修复判断。但为了不误导观众的认识,我们在这段临时的‘象鼻’上没有仿制任何纹饰。”

  孙庆伟告诉记者,由于关键的一段缺失,所以自鸟尊修复完成后,“鸟尊的尾部象鼻应该向外翻”的声音一直存在。

  确认身份后将恢复原状

  在鸟尊修复完成并回归山西博物院后,北大师生在对该墓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疑似鸟尊尾部的残片。“多年来,我们一直希望能有机会验证这件残片是否就是鸟尊缺失的部分,希望能够还鸟尊一个完整之身,这次鸟尊回北大展出正是合适的契机。”据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博物院已基本确认了残片为鸟尊象鼻的缺失部分。

  “当然,由于墓室被炸,损毁严重,想要确认残片和鸟尊本体的关系,也不能轻率,最终的答案还需专家进一步考证、确认。”据介绍,山西博物院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将联合制订鸟尊修复方案,并向国家文物局报批。修复方案获批后,将组织专业人员对晋侯鸟尊进行再修复,让鸟尊尾部尽早“原装呈现”。

  “珍贵文物‘抱残’终究是遗憾的,虽然修复精巧,但毕竟美中不足。如果此次真能实现再次修复,对于国宝的完整性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孙庆伟说。

责任编辑:小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