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民营博物馆馆长夏喜成

在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吉林省珲春市,一处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投资4.6亿元的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成为这座旅游城市的新地标,吸引着当地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博物馆外景图

干练、爽朗、有活力,这是68岁的馆长夏喜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我心里一直对红色文化有着特殊的情结,这也是创办这家博物馆的初衷。”夏喜成说。

夏喜成早年在家乡辽宁打拼,积累了可观的资本。2010年,花甲之年的夏喜成踏着吉林延边州开发开放的浪潮,来到珲春创业。经营宾馆、种植林下参、成立传媒公司,敢想敢干的夏喜成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在珲春创业的8年间,夏喜成走遍了延边州大大小小的革命遗址,搜集千余件革命历史文物。2017年的“八一”建军节,珲春市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14万余件展品几乎都是夏喜成几十年来的收藏

博物馆还是青少年历史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对军人、学生、烈士亲属免费开放。即使在入不敷出的运营状态下,夏喜成依然坚持开门迎客,让更多的人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民营企业家好当,民营博物馆不好建。“他们都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商人,快70岁了花光大半积蓄建了一个收效慢、周期长的博物馆。但我不后悔,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不能被遗忘。”夏喜成说。

“我国是文物大国,有大量文物遗落在民间,这就需要民营博物馆发挥作用。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民营博物馆,民营博物馆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多,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真正做到文化自信。”夏喜成说。

责任编辑:小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