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典故 南京内秦淮河整治打出文化牌

\

\

\

\

 

    内秦淮河两岸景观改造完成后,河畔健身设施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去处。

   “轻风欲动没人知,早被垂杨报酒旗。行到笪桥中半处,钟山飞入轿窗来”。家住南京评事街小板巷的居民近日发现,家门口的笪桥不但整理出了滨河绿地,还竖起文化墙,上刻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过笪桥》。南京秦淮区在内秦淮河整治中挖掘历史典故,今年建起10多个滨河文化游园。

    秦淮河从东水关入城后分为南支、中支和东支。南支即为十里秦淮,以明清科举文化、城南民居为主题的水上游览线早已闻名天下。中支和东支是今年整治的重点,壹城集团拆除两岸搭建,敞开河道空间,结合河段特点、附近景区、老地名,挖掘历史掌故、名人轶事、诗词歌赋,进行河道文化游园规划,整治中通过文化墙、碑刻、雕塑等方式“复兴历史”。

    “秦淮河是世界历史文化名河,不但要水清岸绿,还要展现深厚的历史文化。”秦淮区宣传部部长何素玉说,秦淮区因水得名,拥有内秦淮三条支流,东西玉带河、明御河以及月牙湖、清水塘、白鹭洲三座湖泊公园。围绕这“三湖六河”,秦淮区进行水质改善、蓝线恢复、文化解读于一体的综合整治,打造市民游人可游可赏析的“水系流域花园”,发展全域旅游。 (顾巍钟 陈俨 万程鹏)

责任编辑:小博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