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青花枇杷绶带鸟图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永乐(1403—1424)

 

  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

 

  明永乐(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时期是明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繁荣昌盛和烧瓷技术的不断进步,此时生产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色泽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

 

  天博藏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菱花口,板沿,细白砂底,有火石红斑。通体施白釉,满绘青花纹饰。口沿内绘一周青花缠枝莲纹,外口沿为一周汹涌澎湃的青花海水纹。内壁十六个花瓣内绘形状不同的青花折枝花果,外壁十六个花瓣内绘青花折枝菊纹,内底双弦纹内主题纹饰为青花绘枇杷绶带鸟图。整个画面布局疏朗明快,运笔顿挫有致,极富节奏感,纹样显然出自同时期宫廷画院画师的稿本。此盘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晶亮,外底无釉,抚之有糯米粉般的爽滑感,青花色泽浓艳,蓝中泛黑,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所绘。这种钴料在明朝时十分名贵。因为其含铁量高,含锰量低,所以,烧造后自然形成沉入胎骨的铁锈斑。

 

  这件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构图别有深意。绶带鸟自古即被作为仁爱宽厚的象征,画在瓷盘上,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传达统治者“仁布天下”的思想。“绶带”原指用来系帷幕和官印,后来用于系勋章。古代常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所以,绶带鸟即成为官吏身份和品级的标志,也就成为富贵的象征。

 

  同类纹样的永乐青花盘传世少见,堪称珍品。就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一件,天津博物馆收藏一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